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則是:修碉堡,守陣地,決不主動進攻;即使發生了戰鬥,也不求有功,但求少受損失。部隊每天的前進行程絕不能超過二十公里。陳濟棠對他的部下說:“這個原則,必須遵守。”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駐守福建的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發動兵變,公開宣佈在福州成立政府與蔣介石決裂。蔣介石急調十五個師分兵三路合圍福建。兩個月後兵變平息,蔣介石遂令其嫡系部隊李玉堂部等自此陳兵閩西南。閩西南與廣東交界,國民黨中央軍得以直接威懾陳濟棠的廣東了。在這種局勢下,當蔣介石再次催促粵軍向共產黨蘇區出兵時,陳濟棠的生存危機感就更加強烈了。於是,他一方面派出部隊向蘇區進犯,對扼守蘇區南大門的筠門嶺作出進攻的態勢;另一方面,卻派出心腹參謀秘密去筠門嶺,試圖私下與紅軍達成“互不侵犯”協定。
陳濟棠本沒指望這種臨陣談判能有多大的效果,但是他發現,當粵軍的部隊開始進攻的時候,筠門嶺一線的紅軍主動放棄了陣地。佔領了筠門嶺的粵軍對自己的“戰果”狠狠吹噓了一陣,蔣介石在“通令嘉獎”的同時賞給粵軍官兵五萬大洋。但是,當陳濟棠站在筠門嶺上向北看去的時候,“南天王”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不是時刻擔心蔣介石的中央軍會開進廣東嗎?而中央軍要想進入廣東只能從北面來,那麼,在自己與蔣介石之間存在著的共產黨蘇區,正好是目前蔣介石部署在江西的大軍進入廣東的屏障。筠門嶺一戰,紅軍並非沒有戰鬥能力卻主動放棄了陣地,這表明紅軍並不想和自己的粵軍過不去,紅軍與陳兵閩西南時刻窺視著廣東的蔣介石截然不同。陳濟棠仔細一一想來,這麼多年,蔣介石頻繁調兵前來“圍剿”共產黨蘇區,永遠採取的是大軍自北向南齊頭並進的戰術,這難道沒有一點想把紅軍趕入廣東境內的意思嗎?一旦真成這樣,自己與紅軍不想拼也得拼,而蔣介石的中央軍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進入自己的地盤。到那個時候,自己苦心經營了八年的廣東算是完了。因此,如果紅軍能夠在北面頂住蔣介石的進攻,對自己的粵軍和自己的地盤百利而無一害。陳濟棠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紅軍不能垮,最好永遠在。自己無論如何要想法與紅軍達成個正式協議,如果紅軍承諾不侵佔自己的地盤,自己就和紅軍一直和平共處,為此在物資上接濟紅軍都可以——不就是鹽巴和彈藥嗎?讓紅軍去打那個心術不正的老蔣吧,以免老蔣有一天打了自己。
陳濟棠開始頗費心思地派人打探與紅軍接上關係的可能,其中包括曲折地找到了一位紅軍指揮員在廣州的親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