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卻早已被先覺者提出,不是人們不知道,只擔心知而不行。有些獻
書言計者被揭發包藏私心,當面追查考問,事情邪僻,他們反會愧
懼交加;即使人主為了對外維護朝廷的聲譽和教化,或許對他們加
以包涵,但他們是些僥倖之徒,不值得與之為伍。
諫諍者的目的是糾正人主的失誤,這就必須先使自己處在能
夠說話的地位,並且應當儘量匡助和襄贊人君,決不可苟且偷安、
垂頭塞耳。至於侍奉人主,要萬事適當,不要超越職權,如果幹涉
職責以外的事,就會成為朝廷的罪人。所以《禮記·表記》說:“事奉
人君,如關係疏遠,卻去勸諫,就是諂媚了;如關係親近,而不勸諫,
那就是尸位求利了。”《論語·子張》說:“未取得人君的信任,就去勸
諫,人君會認為在誹謗自己。”
君子應當堅守信仰,修養道德,蓄積聲價,等待時機,如果仍然
不能晉升官祿,實在是由於天命。為達到某種需求而東奔西走,不
顧羞恥,與人攀比才能,衡量功績,聲色俱厲,怨這恨那,有人甚至
以宰相的缺點為要挾,以獲得官祿為酬謝,還有人喧譁吵鬧,擾亂
人們的視聽,求得被任用,靠這些手段求得官職,還聲稱自己有才
干與能力,這與偷食致飽、竊衣取暖有什麼區別呢!世人看見那些
奔走鑽營而得官的人,就說“不去追求怎能獲得官位呢”;卻不知道
時運一到,不去追求,官位也會來的。看到那些恬靜謙讓而沒得到
官職的人,又說“不做怎麼會成功呢”;卻不知道不到風雲際會之
時,一味追求也是無益處的。世間那些不追求而有所得,或追求而
無所得的人,能數得清嗎?
北齊末年,不少人用錢財去請託依附皇族的外戚,煽動得寵女
子去進言求官。那些被任為地方官吏的,印綬光豔華麗,車馬輝煌
顯赫,榮耀兼及九族,富貴顯達一時。可一旦被執政者怨恨,隨之
對他們考察調查,那些得利的,也定會因利而遇到危殆,只要稍稍
染上仕途惡習,背離為官應有的嚴肅公正,陷阱是相當深的,創傷
是不能平復的,即使能免除一死,卻沒有不家道敗落的,到了這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