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治療卡倫初期——在我逐漸意識到她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人”時——我猜我可能即將目睹一出了不起的人性劇集。當收到克萊爾的信,也確定困擾卡倫的問題的本質之後,我開始逐次整理詳細的診療記錄。雖然不確定該怎麼使用,或用不用得上這些筆記,我至少該盡力為卡倫留下詳盡確實的診療記錄。
在診斷與思索如何讓她再度完整的過程中,我翻閱超過20本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D)的專業書籍,數百篇文章及參考摘要。自始至終,我儘可能支援她,不去影響她可能透露的資訊。
前後18年的治療期間,我總計寫了622頁病程記錄,收集44份畫作、49件手工藝品(來自17個人格的禮物或與他們相關的物件)、12盒錄音帶和兩盒錄影帶。另外,我還收到卡倫的275封電子郵件、60張賀卡,還有5000頁左右的日記與信件。本書是上述資料的精華版,而其中各篇章皆是根據卡倫的治療記錄寫成的。對我來說,撰寫本書最困難的部分在於決定捨棄哪些材料,不把它們放進書裡。
卡倫完成多重人格障礙的治療後,我認為她應該有能力做知情同意的決定,因此我徵詢她的意願,問她是否願意將她的故事公之於世。卡倫立刻響應我的想法。她希望藉由分享她的個人遭遇,讓世人更瞭解受虐兒童的痛苦,以及注意兒童受虐的情況。若有任何受虐兒童能因本書得救,脫離痛苦童年,卡倫認為她的分享就值得了。
撰寫《17個分身》的6年歲月中,卡倫是我最重要、最珍貴的助手。她事無鉅細逐一檢查我描述事件的精確度,並且提供超過80頁的勘誤、批註或詳細資料,儘可能真實還原她曾與我分享的故事。為了保護卡倫及書中所有人物的隱私,我全部使用假名,相關人物的特徵性格及部分地名也一併改寫。至於少數幾個卡倫並未涉及或出現的場景,則是根據卡倫經年累月的印象寫成的。舉例來說,卡倫父親在工廠威脅哈里就範的場景經常反覆出現在卡倫的記憶中,顯然是他想強調自己擁有駕馭他人、脅迫他人順應其意的能力。為了控制篇幅,卡倫的手稿已酌量刪節,多年診療過程亦濃縮摘要,但無論是卡倫的個人經歷或精神治療記錄皆無加油添醋或竄改之情節。
由於各方的協助與指導,我們才能將這幾年來的艱苦歷程化為您手中的這本書。我的出版經紀人卡羅勒·比德尼克獨具慧眼,她一看就知道卡倫的故事絕非泛泛之作,這是她的天賦;她更進一步發揮專業能力,安排本書出版與銷售。詹尼·邁耶與惠特尼·李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