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越過越窮。”
張水生家就有過這種情況,張老爹的一直有腿疾,如張水生這樣能幹的人,為了給親爹治病也把家底兒都耗光了,好歹張老爹的命是保住了,腿疾也得到了遏制,只是再沒什麼銀子娶媳婦了,如若不然像張水生這樣幹活的好手,定然不會輪到小槐村的姑娘,好在柳二娘子是好的,她過門以後張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張水生心中感慨,不由得多說了幾句:“你們兩個
現在不愁吃穿,
卻也不好太鋪張浪費了,
留著銀子傍身日子才過得踏實。”
對此吳蔚和繡娘深以為然,從前住在老屋裡那會兒,繡娘就生過一場病,直接把家底兒花光了,多虧得繡娘年輕底子好,挺了過來。也多虧了吳蔚心善,繡娘剛一病就當機立斷去找了大夫,否則……還不知道是個什麼結果。
吳蔚暗自感慨:“小農經濟,自給自足”歷史書上這簡單的八個字,便概括了古代農民近兩千年的生活狀態,這八個字看似還有些逍遙和自在的意味,可唯有真的置身其中,不是在影視劇裡,也不是在穿越小說裡,而是真的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裡,才能明白這八個字裡面究竟有多少無奈,多少血淚,多少不確定性。
平常的農戶人家,對危機和風險的承受能力是很弱的,一場瘧疾,一場風寒,或許就家破人亡了。
吳蔚牽住了繡孃的手,才稍稍定心。
來到第三家,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識,小小的院子裡,一間茅草屋,低矮的院牆上,曬著些蘿蔔乾,地瓜幹之類的東西。
張水生對吳蔚說道:“妹子,這便是第三家,你叫人吧。”
……
這最後一家,共有母女四人,母親不過四十出頭,卻已能看見白髮,大女兒和繡孃的年紀相仿,二女兒十四歲,三女兒十歲。
一家四口的衣服均是洗得發白,補丁套著補丁,雖不是面黃肌瘦的病態,卻也能看出營養不良的樣子。
看的吳蔚一陣心揪,繡娘更是眼眶一紅,她也曾撿姐姐剩下的衣服,縫縫補補,直到糟了,爛了還是捨不得丟掉,這樣的生活繡娘太明白其中滋味了。
一看到繡娘和吳蔚,那女子便說開了,將家中的情況和曾經的不幸悉數傾倒出來,卻沒有哭,表情木木的偶爾看向吳蔚和繡娘時,目光裡帶著一絲懇求。
故事其實很簡單,不過是男人幹活時不小心砸了腳,破了個大口子,敷了草藥卻高燒不止,沒多久就去了,種的本就是族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