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就不知道面對多少大佬了。
“陛下,”何夕連忙說道;“臣謝過劉大人抬愛。只是臣剛剛入仕,很多事情還不懂,在國子監做事就已經很吃力了。不敢登翰林院之門。而且臣也說了。此次修史,不同先前,需要很多新方法。故而臣先請在國子監挑選一些人先行學習一番,今後再開始修史。還請劉大人見諒。”
劉三吾說道:“陛下,其實臣請何大人去翰林院,是有一點事情擔心何大人弄不清楚。”
朱元璋說道:“哦,朕看何夕就很不錯。還有什麼地方不妥?”
劉三吾說道:“正統。陛下登基,以明承元統,以安天下。之前修史,就以此為根基。而今何大人卻沒有一言及此。臣以為何大人到底是年輕,事情想得沒有那麼周全。是以還是以國子監祭酒宋訥等方正老儒指點一二吧。”
劉三吾點出來修元史,從來是一個政治工程。
正史,估計除卻司馬遷的《史記》之外,都是政治工程。甚至政治作用也要勝過其他作用。元史自然也是。這也是為什麼,連修元史的宋濂本人都承認,他修的元史很有問題。但是這個在學問上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大儒,最後不得不將這個自己也覺得不好的元史付梓。
雖不願意,實不得已。
但是何夕在之前修史意見中,從來沒有提起過。
朱元璋說道:“何夕,你怎麼想?”
何夕深吸一口氣,心中暗道:“劉三吾果然敏銳。”
是的。何夕對於明承元統。是很有意見的。
正統這東西,其實代表著政治傾向,立什麼為正統。就代表著什麼樣的政治傾向。
承元統有沒有好處?
自然是有好處的。
在元朝之前,北方被遼金統治了百餘年了,對南宋根本沒有什麼思念了。即便是韓林兒是以宋朝的名義起兵。但是對士大夫以及地面豪強來說,宋朝的名頭實在不夠。
繼承元統,對於統治北方。收納北方的人才是很有用的。
從當初的北伐詔書上,就能看出來。對蒙古,色目,女真等族,一視同仁。
而士大夫們之前也承認元朝為正統,很多人都在元朝做過官,元朝為正統,那麼這些士大夫們在元朝的政治資本在明朝都有所繼承。
反過來,如果不承認元朝為正統。
那麼,如何定義元朝。元朝不是正統,自然是蠻夷了。
當初效力於元朝計程車大夫又該怎麼定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