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agoras)學派表述為“數的和諧”。因此天體一共是十個,包括銀河系、太陽、地球、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只有九個?對不起,為了湊足數字,畢達哥拉斯他們又發明了一個尚待尋找的天體,名叫“對地”。 [11]
這樣的科學,已經非常接近哲學,甚至宗教了。實際上希臘人的科學和哲學就是他們的宗教,那多神的所謂宗教則其實是藝術。當然,他們也早就為未來的一神教做好了思想準備,那就是世界的精神實體和宇宙的終極真理。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441531.jpg"/>
畢達哥拉斯根據勾股定理繪出的可以無限重複的圖形,因為形似樹,被稱為畢達哥拉斯樹。圖中兩個相鄰小正方形面積的和等於相鄰大正方形的面積;直角三角形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畢達哥拉斯學派喜歡把數描繪成各種幾何圖形,正所謂“凡物皆數”。
精神實體在柏拉圖(Platon,拉丁文,下同)那裡叫“絕對理念”。他的觀點是:世界先有理念,然後才有實體,實體不過是對理念的模仿。比如木匠模仿桌子的理念,就造出了桌子。我們的世界則是“巨匠”(dēmiourgos)所制。巨匠模仿的是什麼呢?最高理念,或者絕對理念。
這樣的真理,也非常接近真神。
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方法是找原因。原因無非四個:質料、形式、動力、目的。比如要蓋房子(目的),就得透過勞作(動力)將泥土(質料)變成磚頭(形式)。磚頭高於泥土,因此形式高於質料。房子又高於磚頭,所以低階形式是高階存在的質料。層層類推,都一樣。
如此這般地推演下去,按照邏輯,一定有一個不能再高的形式,一個沒有任何質料的純粹形式。它是一切形式的形式,一切目的的目的,一切動力的動力。作為目的,它是“終極目的”;作為動力,它是“第一推動力”。那麼請問,這樣的純粹形式該是什麼,又能是什麼呢?
當然是神,只能是神,而且是唯一的神。
難怪亞里士多德哲學被認為是“神學目的論”了。事實上絕對形式也好,最高理念也罷,都跟基督教的上帝和伊斯蘭教的安拉一樣,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而且既超自然,又超世俗,只不過一為哲學,一為宗教。
合流卻指日可待。
把兩希(希臘和希伯來)文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