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最後,當李斯年提及與許笛山合著的論文時,李舉人的興趣被徹底激發出來了。他讓李斯年為他逐句翻譯,他則邊聽邊點評,不斷指出論文的瑕疵之處。
儘管賦閒在家多年,李舉人的學術造詣卻越發深厚,他對於華國古典文學的理解更為透徹。這也引發了李斯年的反駁,他開始為父親普及西方哲學的歷史。
於是,在重逢之日,父子二人竟就嚴肅的哲學問題展開了辯論。這是李斯年首次與父親有如此深入的交流,也是他們第一次平等對話。
辯論結束後,李舉人看著兒子,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個曾經懶散的小兒子,如今終於有了出息。他感嘆道:“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走萬里,方能領略天地之廣闊!誠不欺我啊!”
李斯年見父親對這篇最新發表的文章的興趣如此濃厚,便取出許師兄寄來的後續論文草稿與他共同研討。此外,他還拿出了許師兄羅列的那個包含了上百個問題的清單,逐一向父親虛心討教。
王氏到了家之後就開始籌備酒席。兒子從國外學成歸來,這無疑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喜事。她還特地派人去邀請了族中的長輩和一些有前途的晚輩前來共聚一堂。
同時王氏也始終關注著書房中父子二人的反應,不時找藉口前來探視。當她看到父子二人交談甚歡,心中懸著的石頭才終於落地。
李舉人語重心長的對兒子說道:“哲學,這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雖然對經史子集有所涉獵,但對西方哲學卻一無所知。你有機會深造,是你的福氣,也是我們家族的榮耀。”
李斯年感慨地回話道:“這些年我深入鑽研了西方哲學,同時也對比了我們華國的傳統哲學。我深感中西哲學雖各有千秋,但又互有聯絡,且能彼此印證。許師兄也是如此想法,我們二人希望未來能夠將二者融合,為我們國家的文化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李舉人露出讚賞之色,說道:“你有這樣的理想和見識,我很欣慰。雖然西方學問有其獨特之處,但我認為中華文化才是立國之本,文化者,國家之魂魄,民族之根基也。你既然學有所成,就應當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他繼續引用古籍說道:“《左傳》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之謂三不朽。這本米國的雜誌辦得不錯,它承載了‘立言’的使命,讓有識之士能夠在這上面盡情發表見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氛圍。你也可以多發表文章,傳播交流我華夏思想。”
李斯年恭敬地回答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