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最幸福的人,剩下的就是要好好守住這份愛情了。想到這裡,她又看了看坐在丈夫對面滔滔不絕的前姐夫,這一路上要是沒有他在就更完美了。
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當成電燈泡嫌棄了的徐智摩,依然沉浸在對詩歌的探討中:“現在報刊雜誌上面發表的白話詩,往往過於直白,缺少美感,有一種散文化的傾向。”
李斯年點頭表示贊同:“我們雖然提倡白話詩,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完全摒棄舊體詩和格律詩的精髓。相反,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個人認為,詩歌在形式上的格律化是其魅力所在,這一點絕不能丟棄。”
徐智摩聽後深表贊同,他鄭重地點頭說道:“確實如此。舊的詩體已經逐漸退出了文學的舞臺,而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建立起全新的詩歌體系和明確的標準。儘管我們追求形式上的自由,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毫無約束、放任詩歌自流。過度的自由只會削弱白話詩的深層文學價值,導致市場上濫竽充數的劣作氾濫。”
於是,他與李斯年兩人開始坐下來,深入探討白話詩的理論框架和具體的創作要求。他們希望能夠為白話詩的發展找到一條既符合文學規律又能體現時代特色的道路。
討論片刻後,李斯年提議道:“依我看,我們不如將這種新的詩歌形式稱為‘新格律詩’,如何?”
徐智摩聽後仔細品味,隨即點頭稱讚:“這個名字起得好,既形象又貼切。”
李斯年心中暗自得意,那當然了,看來自己起名的能力沒有退化,這個名字可比你們兩個之前給詩集起的名字恰當多了。
隨著火車的轟鳴聲不斷響起,兩人的討論也越發深入。他們的話題從具體的寫作技巧,逐漸擴充套件到了白話詩的整體發展趨勢,以及它在未來的文學地位。火車在鐵軌上飛馳,而他們的思緒則早已飄向了詩歌的遠方,沉浸在文學的世界裡。
而此刻,遠在北京的周章壽已經回到了家中,正陪著母親享用晚餐。吃完飯後,他坐在書桌前,開始奮筆疾書。他之前就有意發文回擊那些詆譭新文化運動和白話文的人。畢竟,他也是靠寫白話文小說起家的,現在有了李斯年這個珠玉在前,他也可以充分發揮戰鬥力了。
周章壽現在住的地方是前年新買的,那一年他成了北大國文系的講師,並且開始走上文學道路,陸續發表了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和《孔乙己》,在文學界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也賺到了不菲的稿費,這才有錢置辦下了位於八道灣衚衕的這座四合院,並將母親從老家邵興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