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不過是說辭。最為核心的問題,文官封王之後,其他文官豈不是天生要比其矮一截。
打個比方,李逵要是封王了,他要站在文官之首,比宰相要靠前。早朝的時候,他就得領著文武百官上朝,就算是李逵出於對宰相的尊重,站到將門勳貴的大殿的右邊,可他說出的每一句,都對所有文官造成了無形的壓制。
沒錯,就是壓制。
這是王爵帶來的危害,文官集團絕對不可能答應,他們中間有一個人可以獲得朝廷如此恩寵,乃至於朝堂上的平衡都無法維持了。最致命的是,李逵一旦封王,御史臺就不能誣告他了,沒影子的事根本就不敢動不動彈劾他。
可御史臺彈劾大臣,什麼時候有過證據啊!也不是沒有,從大臣往來書信,詩詞歌賦之中找一兩句過失的文字,就說他有謀反之心,誹謗皇帝之類的,就能輕而易舉的將位高權重的大臣給拉下馬。當年,蘇軾就是這麼倒黴的。
誣告蘇軾的言官升官了,可是看看蘇軾倒黴成什麼樣了?
真要是有證據,為何太祖下詔書,諫官彈劾大臣無罪。
這不是光明正大的給言官下了一道保命符?
可要是毫無根據的彈劾一位王爺,沒有殷實可靠的證據,言官上書彈劾就是誹謗朝廷。這才是朝堂上甭管什麼派系,對李逵越來越忌憚的原因。
大家都按照規則玩,你卻不受規則約束,這絕對不行。
這就是章惇的難處,他這樣強勢的宰相,也不能接受有一個凌駕於他地位之上的文官。尤其是,這個文官還是他的晚輩。要知道,嘉佑二年科章惇第一次參加科舉,就高中進士,狀元卻是自家的侄子章衡,氣地他官不要了,再考了一次,直到嘉佑四年才步入了官場。
他這樣的性格,哪怕是做了宰相,能容忍的氣量也是有限的
哪怕他明知道李逵就算是封王了,也不會對他的宰相地位造成威脅,但他還是接受了曾布等人的建議,將李逵從前線調回京城。
按照他原先的設想,並沒有要將李逵一棍子打死的打算。
章惇多少歲?
李逵多少歲?
他們之間差了四十歲,只要李逵不封王,章惇完全可以將李逵作為接班人培養。而且章惇還覺得自己能控制住局面。
但這裡有個問題,如果章惇真的要將李逵當成接班人培養,其他人怎麼辦?
曾布,林希這些老夥計,都是和章惇同時期步入官場的同科進士。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