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向南回房間休息去了,《千里江山圖》的裝裱工作,就交給了錢昊良等人。
在文博界有句俗話,叫“三分畫,七分裱”。
這裡說的並不是價值,而且指襯托之美,修飾和襯托美,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便是保護字畫。
尤其是像《千里江山圖》這種流傳千百年的古畫,就更是需要依靠裝裱來保護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畫芯儲存,哪裡經得起千百年的歲月摧殘,恐怕早就不知道爛成什麼樣了。
裝裱的流程並不複雜,剛好和揭裱的順序相反。
首先,就是根據古字畫的題材和立意,選擇合適的裝裱材料,以以利於更好地烘托原作氣質。
其次就是託裱畫芯。
先將畫芯反鋪在乾淨的畫案上,用噴壺在背面均勻噴灑水花。
待畫芯潮潤且平整得貼附在畫案上時,用排筆在畫芯背面均勻刷漿。
然後,一手持特製的裝裱棕刷,一手持略大於畫芯的託紙,對齊一邊,用棕刷自上而下排掃託紙,逐漸使整張託紙平整貼附於畫芯背面。
最後用手指在託紙邊緣均勻抹上漿糊,待畫芯略幹後,輕輕揭起,轉貼至掙牆晾乾。
第三步是鑲條。
待畫芯乾透,用裁刀將其從牆面取下,裁去託紙不整齊的邊角部分。
然後在畫芯四角均勻抹漿,鑲上助條;最後在助條邊緣抹漿,鑲上邊條。
第四步就是腹背了。
腹背與託裱畫芯流程一樣,需要託的平整,沒有一絲褶皺。
最後一步程式,就是裝框。
已製成的畫作,如需裝框則在畫作乾透後進行平整,鑲裝畫框;如做成卷軸,則應在畫作上下裝上天杆和地杆,並牽上掛繩,拴入選好的絲帶。
古書畫修復後的裝裱工作,與之略有不同,但這也難不倒錢昊良、吳茉莉等人。
四個人齊心協力,只花了一天的工夫,就將手上的工作全部完成了。
這還是因為這幅畫是國寶《千里江山圖》,如果換一幅檔次與級別低一點的古字畫,速度還能再快一些。
可別忘了,錢昊良、吳茉莉等人,可都是古書畫修復行業的高手,在各自的博物館裡,那也是骨幹級人員,裝裱一幅畫,對他們來說,只是小試身手而已。
“一點挑戰性都沒有,太簡單了!”
裝裱完成後,吳茉莉拍了拍手,有些意猶未盡,接著又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