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武官員,以及號稱50萬的唯一戰略機動部隊——京軍,御駕親征,並且不要準備,即日出發。
7月16日,在兵將不相習、士兵不能熟練使用新配發兵器、沒有隨行後勤保障措施的情況下,50萬大明軍隊被一個“目不辨旌旗,耳不諳鼙角”的皇帝,以及一個專橫跋扈、一無所長的宦官王振指揮著,如兒戲一般,北出居庸關,向大同前進。
24日,也先偵察得知明軍主力出征的情形,佯裝畏懼,主動北撤,隱蔽埋伏,縱明軍驕兵,以尋找最佳作戰時機。
而此時,已到達戰區的明軍目睹屍橫遍野,人人恐懼,皆無戰意。
鎮守大同的親信太監郭敬,向王振密報了與瓦剌軍交鋒時慘敗的情景,加之出征以來風雨一直未停,剛到大同又突降暴雨,人人驚異,王振這才決定撤軍回京。
也先從偵查中得知明軍狀況,立即率軍突入,跟蹤追擊,勢如疾風。
8月13日,也先襲擊長途輾轉、飢渴疲憊的明軍後衛吳克忠部,吳部匆忙交戰,不久全軍覆沒。
英宗得悉,急派成國公朱勇等率兵4萬迎敵。朱勇行至今河北新保安西北40裡的鷂兒嶺時,遭到瓦剌軍的埋伏,又是全軍覆沒。
8月14日,驚恐萬狀、又飢又渴的明軍退至土木堡。當夜,便被分數路包抄而來的瓦剌軍包圍。
土木堡,當時是宣府通向居庸關的重要驛站,位於狼山西麓,周圍百里範圍內,群峰聳立,地勢很高。
明軍掘地2丈無水,堡南15裡的一條河,是唯一的水源,然而已被瓦剌軍控制。數十萬明軍斷水,軍心大亂。
8月15日,善戰的也先,屢勝不驕,慎重決策,遂遣使前往明營講和,並使軍隊後撤,行佯退之計,以麻痺明軍。
此時,明軍已斷水2天,兵馬飢渴難熬。
英宗見瓦剌軍已退,又見使者前來,便讓內閣大學士曹鼐,擬製了同意講和的詔書,派人與瓦剌使者,一同前往瓦剌軍營。
王振以為議和將成,便匆忙下令拔營,前往堡南的河裡取水。
隊伍南移不到三四里,瓦剌的騎兵,就從四面圍攻而來。
明軍驚恐,人人爭先逃命,使指揮失靈,加之官兵不熟悉戰前新配發的火器效能,無法使用,未經激戰,即全軍大潰。
瓦剌騎兵左衝右突,大肆砍殺,明軍死傷達數十萬人。
英國公張輔等50多名大明精英,死於亂軍之中,明英宗朱祁鎮被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