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崔白伏於案前,一直忙了一整天,這才用細毫勾勒出了整幅畫面的大致輪廓。
第二天一早,崔白吃過早飯後,連店門都不開,直接回到了書房裡,繼續開始對這幅畫作進一步處理。
向南也是睜大了眼睛,仔細地看著崔白的一舉一動。
他看得很真切:在描繪喜鵲和老兔時,崔白用了工筆雙鉤填彩法。
所謂雙鉤填彩法,是用線條鉤描物象後再填色的畫法,又稱鉤勒填彩法或雙鉤設色法,是從白描的基本上染色彩而成。
崔白在皮毛的處理上,用細膩的線條進行描繪,隱去了輪廓邊線,將質感、量感都逼真地呈現出來,似有可觸控的感覺,使得喜鵲和老兔如在紙上活了一般。
竹子、竹葉、枯葉、野草同樣採用雙鉤填色法,用線蒼勁爽朗,線條粗細、濃淡乾溼、頓挫轉折隨風動而靈性。
山坡則闊筆率性畫出,落墨酣暢淋漓,用筆乾溼結合,只在區域性加以細微的皴擦;枯樹則是用濃墨渴筆連勾帶皴擦地刻畫出蜿蜒蒼勁的老樹幹,再用淡墨微微暈染,枯中含潤,寫意韻味十足。
此外,沒骨法與勾線相結合來表現枯黃的樹葉,這也是崔白的一種創新。
這種方法勾勒出的枯葉形狀非常自然,更加真實的體現出大自然中風捲葉翻的景象。
畫面勾勒出來後,接下來就是上色的過程了。
崔白略一思忖,從書房的櫃子裡取出了石青粉、硨磲粉、赭石粉,開始調製顏料。
顏料調製完畢,崔白將畫面中灰喜鶴的背部、野兔、衰草、荊棘、老樹和枯枝敗葉都敷染了淡淡的墨赭色。
這樣的用色,不僅符合了物象的固有色,又和畫面表現出的大自然深秋的色調相一致。
而勁挺的竹乾和竹葉在淡赭色打底的基礎上,用了石青添染而成。
石青顏色雖清新鮮亮,但小面積的運用給整個畫面確實增色不少。
灰喜鵲的頂部、鳥喙、翅羽以及腿部則用重墨提染,與鳥腹部大面積的白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拉出了前後層次和縱深感,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這一幅畫,崔白不眠不休,用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才算是大功告成。
而此時,他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沒有開門了,整個人看上去邋遢不堪,衣袍之上,東一塊西一塊,全都是五顏六色的墨漬和顏料,鬚髮也是很久未曾打理,結成了亂糟糟的一團。
崔白此刻完成了畫作,才發現自己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