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不失痕跡的介紹下把這些人和他們的名字對了起來。放下酒杯,朱怡成先把目光投向了坐在側面的王樊、包洋生和趙濟世,笑問道:“王老闆、包老闆還有趙老闆,聽說你們三家是寧波最大的運商?不僅有上北洋的船隊,而且還有下南洋的船?”
被點到名的三人心中均是一顫,心道這是禍躲不過,終於來了。
“不敢稱老闆,洪爺直接稱我等之名即可。”三人連忙站了起來,一臉惶恐道。
“不要這樣,今天是私宴,坐下說坐下說。”朱怡成和顏悅色道,並抬手往下壓了壓,三人這才忐忑不安地坐了回去。
既然朱怡成問了,三人當然不能不回,這三人中做的最大的是包洋生,當即包洋生想了想說道:“回洪爺的話,我等運商只是做些南北互通的小生意,船隊算不上,僅僅只是各行合在一起做些小買賣罷了。”
這話回的比較技巧,朱怡成也不追究,只是笑著道:“無妨無妨,從商的道理說白了就是互通有無嘛,南方有南方的產出,北地也有北地的特產,把南北物資進行互通,各取所需,一來可滿足民間和地方,促進雙方經濟。二來又能平衡金融進行擴大再生產,作為商人在付出勞動的同時再從中賺取些利潤,很是正常。”
這句話說完,在座的各人神色中均有詫異,要知道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士農工商劃分清晰,商人作為最低層的階級雖然有錢但往往被人看不起。一直以來,對於商人這種不從事直接生產,而只是低買高賣從中獲利的群體不為外人所理解,就連官府方面對於商人的態度也從未有任何鼓勵。
商人是被忽視的群體,除了商人自己外,其餘階級對於商業方面只是看到表相而不知其內。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朱怡成這個年輕的反賊頭子居然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雖然話中有幾個名詞從未聽過,但從其意來看恰是貼切,更重要的是一針見血點出了商業的本質。
朱怡成懂商業麼?如果說從真正商業來講他當然是不懂的,一個還沒畢業和踏上社會的高中生能懂什麼商業?可如果要說商業的原理,也許他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懂,要知道在學校裡的政治經濟學不是白讀的,雖然成績不怎麼樣,可裡面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和基礎這些還是很清楚,更何況後世是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各種不同型別的商業手段比比皆是,已經深入每個人的日常工作中了,朱怡成所說的這些雖然在這個時代有些超前,但在他後世的時代僅僅是最基礎的一些東西。
“據我所知,寧波作為海關要地,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