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暫且聽聽對方的主張,爭取喘息時間,以後再說的態度。
朝鮮政府和東學軍之間終於達成了協議,一般稱之為《全州和約》,當然是以改革弊政為條件的。至於弊政改革的內容,有人說是二十七條,也有人說是十三條,不知哪個說法正確。吳知泳的《東學史》中列舉了下述十二條:
一、東學道人與政府間之多年怨恨應付諸流水,齊心致力於庶政。
二、查明貪官汙吏的罪狀,一一予以嚴懲。
三、嚴懲橫暴的富豪。
四、嚴加管制不良儒林和兩班。
五、燒燬奴婢賣身契。
六、改善七班(般?)賤人(白丁、匠人、妓女、奴婢、僧侶、巫士、占卜、伶人)之待遇,允許白丁(遭到差別待遇的平民)摘掉頭上的平壤笠(白丁被強制戴的一種帽子)。
七、允許青年寡婦再婚。
八、免除一切名目不清的苛捐雜稅。
九、任用官吏打破地方門閥限制,重用人才。
十、嚴懲與□通姦者。
十一、取消一切過去的公私間之債務。
十二、土地平均分種。
第十條的□是缺字,經與其他史料核對,判明為“倭”,意為日本人。摘抄的《東學史》,恰好是朝鮮在日本殖民地時期出版的書籍,所以不得不用缺字的辦法加以掩飾。
從根本上說,東學黨有濃厚的排外思想。在同政府講和的條件中,也特別指出“倭”來,可見它的排日意識是多麼強烈。
自稱志士的日本浪人團“天佑俠”,還想同這個排日組織接近,指使它活動,真是滑稽之至。他們自不量力,痴心妄想,以為他們可以煽動東學黨,引起大亂,以達到日本出兵朝鮮的目的。《玄洋社史》這本書甚至宣稱,在甲午戰爭中,日本之所以能發揚國威,是“天佑俠”起的作用。
據該書記載,“天佑俠”的“勇士”們曾造訪東學黨本部,會晤首腦全琫準,共同商議軍機,制訂部署,同朝鮮官軍作戰。具體部署如下:
本營 總督 全琫準
軍師 田中侍郎 鈴木天眼 吉倉汪聖
遊擊軍 韓將 金氏
大將 內田良平
副將 井上藤三郎
另外,還有東面軍、西面軍、南面軍、北面軍、輜重軍、紅十字軍,各軍的大將均為“日東志士”。紅十字軍不設韓將,大將為武田範之。按照《玄洋社史》的說法,“天佑俠”的人到達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