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為TRAPXXX-1的黃矮星進發,由於製造工藝的提升,和燃料存放方式的改變,元星號飛船的核聚變發動機已經不是原本的樣子了。
之前是有工質型,即在飛船上存放氫核聚變燃料、氘、氚,兩個氫核聚變產生一個氦核,同時伴隨著中子和巨大能量釋放,在理想狀態下,把這些能量全部載入到生成的氦核上,那氦核便可以以0.1倍的光速拋射出去。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被飛船向後射出的氦核也同時對飛船有向前的推力,所以透過這種核聚變來推進的飛船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就是10%~15%光速。
而現在用的是氦三作為燃料,因為從氘、氚到氦元素的比結合能是節節攀升的,所以釋放的能量也高得多。
比結合能:強作用力是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節能的力量,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數量越多,需要將其分開的能力就越大,鐵元素是其峰值。
所以核聚變的頂級便是重核聚變,流浪地球那種行星發動機技術,反應產物就是鐵,比結合能的峰值。
話說回來,現在燃料的儲存方式並不像之前那樣直接堆放在飛船上造成整個飛船總體質量變大從而導致飛船的最大速度只能達到15%光速。
現在的燃料是放在空間收納裝備中,正是由於嶽原舟在空間科技上的一路狂奔,間接實現了另類的無工質型推進器。
所以嶽原舟駕駛的元星號在這種無工質推進器的推動下,經過一年的加速,速度飆升到光速的30%,達到峰值之後他便切換成離子推進器,也就是把核聚變產生的能量發電然後給離子推進器供能,繼續給飛船加速……慢慢將飛船速度繼續提升。
所謂的離子推進器簡單的說便是把透過把電離出的電子向後拋射出去,然後根據牛三定律,飛船也將獲得一個向前的推力,由於電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所以使用離子推進器理論上也能達到近乎電子的速度,但是電子質量簡直是小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要把飛船加速到那個速度……所用的時間都不知道能熬死多少隻烏龜了。
“以現在光速30%的速度,到達四十光年外的黃矮星,按照一直站在此地觀察的人來說,需要一百三十三年多。”嶽原舟愜意的拿出從藍雀阿姨藏品中拿來的紅酒喝了一口,暗道:還真別說,幾百年的老酒確實不錯……
吐槽了一句好酒之後,他便繼續自言自語道:“但是離子推進器也在給飛船不斷加速,而且由於時間膨脹,我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實際上感覺並沒有過去那麼多年,曲速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