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之功才得以建造完成,無論在體量、排水量、速度還是火力上,都超過了以往的“威爾士親王”“亞利桑那”,就連德國人曾引以為豪的“俾斯麥”與之相比,也成為上不了檯面的貨色。
“大和”攻防兼備,你說攻,它的一發炮彈就有一噸半重,士兵可以在炮膛裡爬進爬出。你說防,船舷鋼甲厚度近半米,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大和”。
由此,雖然山本常把航母和航空兵掛在嘴裡,但誰都能看得出,他對“大和”才真正滿意。自從有了這艘超級大艦,山本就不再遠行,出外打仗主要靠南雲所指揮的航母特混艦隊,日本人稱之為機動部隊。
但對山本的非議也由此而起:要麼你就像尼米茲那樣遷到陸地,以便掌握全域性,要麼就向你的偶像東鄉平八郎學習,遠赴重洋,親臨前線,在機動部隊進行指揮,老是這樣不緊不慢地蹲在家裡,算怎麼一回事呢?
不知道此類閒言碎語有沒有飄進過山本的耳朵,人們看到的只是,山本把包括“大和”在內的七艘戰列艦當棺材本兒一樣,全部集結於日本瀨戶內海的柱島錨地,直到中途島作戰之前,所有這些軍艦都停泊在柱島一動不動,似乎是天塌下來,都準備靠這七個“壯漢”給撐著。
時間長了,海軍軍官們乾脆把聯合艦隊司令部也稱作“柱島”,一些艦載機的飛行員則以諷刺的口吻,把這些戰列艦部隊叫作“柱島艦隊”。
淵田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柱島艦隊’每天都在練習炮擊,可我不知道他們的炮口打算朝向哪裡。”
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銷聲匿跡,那是被炸沉了,沒辦法;但“柱島艦隊”竟然也靜止不動,那效果豈不跟被炸掉了一樣?
有時淵田和他的那些飛行員甚至有一種錯覺,以為山本是不是要發揚他的武士道精神,等尼米茲將珍珠港事件中受創的船隻全部修復好,再擺好陣容對決?可看山本的樣子,好像又沒那麼君子。
在淵田看來,應該把“柱島艦隊”與南雲的機動部隊合併起來,以航母擔當主力,以戰列艦進行支援,揮戈向東,那樣的話,說不定早就把太平洋艦隊給打得灰飛煙滅了。
當然,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山本,他的“東進計劃”老是批不下來,要讓他在“西進”“南進”中就投入“柱島艦隊”,他又捨不得,覺得太過浪費。
等現在倒是能夠“東進”了,但是不是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