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世界亂跑。另一方面,也是想掙點兒外匯這個時候的外匯,地位其實是很微妙的。
幾十年後,外匯,也就是美元,對於中國來說是佷容易得到的東西!但在這個時代不是這麼回事,中國可以換到外匯的東西寥寥可數。
外匯這個東西,看起來沒有什麼必要,不就是外國錢麼!但不是這樣的,一個國家總需要在國際上花錢,這個時候用人民幣人家是不認的,只能拿美元。
國家需要引進先進裝置,需要進口一些商品,獲得一些重要技術,甚至給非洲兄弟援助這些都是需要外匯的。國內可以花人民幣,但在國際上花錢,就只能緊著美元來,自家有多少美元就能幹多少事。
一方面,主流聲音覺得外匯這個東西不需要存,沒有是不行的,但多了也不行。大概就是需要多少就弄多少,沒必要一大堆堆在賬上吧。所以看這幾年的賬目,每年外匯的出和進都是差不多持平的。
但另一方面,現實卻是外匯很難得,這種進出持平,其實只是‘有多少就花了多少’而已。
如果不是這樣,又何必讓國外往國內來的個人匯款直接兌成人民幣呢——由此還衍生出了僑匯券,憑僑匯券可以去友誼商店買東西,這些僑匯券差不多就是友誼商店的‘票券’。
外匯不夠的情況下,能夠掙外匯的企業都是吃香的。在體制內,他們的外匯肯定是要無條件上交的,自己留不下什麼。但是所謂‘拿人手短’,這樣的企業肯定會有別的好處可得!
旅遊公司對接的顧客都是外國人,賺的當然是外匯,光是這一點就讓人高看一眼了!
對於旅遊公司來說,招人並不難,難的是招到合適的人。
不管怎麼說,他們也算是面對外國人了,首先就代表著國內的門面,所以招人的時候一般都要求形象要好。另外,外語要不錯小語種不敢奢求,但幾種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語言總該有一種能拿得出手,進行比較流利的交談才好。
這樣的人在國內其實不難找,說到底還是人多,即使是這個時代也不缺各種人。在北京這個地方,更是集中了全國大量的資源,旅遊公司想找的這類人,在別的地方稀罕,在北京卻不至於,最多就是找的時候要多花功夫而已。
但問題是,外語好到能夠流利交談,這樣的人就不一定要來旅遊公司了。
往上走,可以去外交部。向下走,去一些大型央企不香嗎?外交部那邊對於外語人才的需求就不說了,大型央企則是另一個套路——大型央企往往要伺候外國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