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吉崎真吾的驚訝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他和千原凜人共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承認他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編劇,但編劇和導演可是兩碼事。
編劇創作劇本是有難度,行內有句俗話叫做“路面摳餅”,這就是專門用來說編劇的——憑空想像出曲折動人的故事、有靈魂的角色,和你從路面上憑空摳出個餅來難度基本一致,全是無中生有。
但導演繪製分鏡頭臺本同樣有難度,而且兩者的難度方向完全不一樣——導演需要在這基礎上更進一步,要將單一的文字轉化為有形的畫面和聲音,擁有的知識面必須十分廣博,包括但不限於劇組統籌、場面排程、藝術性、視聽語言、美術設計、動作表演、攝像、後期剪輯等專業知識。
比如編劇一行字,導演進行分鏡頭臺本繪製時,對這一行字相關的鏡頭往往就需要考慮很多東西:
景類是全景、中景、近景還是給個特寫?
攝影是推、拉、搖、移還是跟?
關聯鏡頭是淡入淡出、切換還是疊化?
色調是暖一點好還是冷一點好?要不要用不同色調來區分不同人物不同場景?
構圖方面怎麼構能讓觀眾覺得舒服?
怎麼配音效才能增強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不要加背景音樂烘托氣氛?加的話什麼型別?哪裡切入,哪裡淡出?
該鏡頭長度需要多少秒?1秒是不是長了點?0.5秒是不是又太短了?
演員在這裡需要怎麼表演才能合乎整體基調?
甚至劇本只是說演員從雜貨店裡走了出來,導演都得考慮一下這雜貨店的風格問題——是昭和式的老舊雜貨店還是目前的新式雜貨店,哪個才能讓觀眾不出戲,才能讓場景更符合本劇的主體基調?
簡而言之,編劇憑空想象出了故事,算是食材,導演二次加工,算是廚師,在製作分鏡頭臺本時若是不好好幹,不肯對著眾多的“調味料”絞盡腦汁,再好的食材也能給你糟蹋了,所以在電視節目製作這個行業裡,年輕的天才編劇少見,年輕的天才導演更少見,就是因為當這個“廚師”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滿滿都是複雜的細節,年輕人往往沒有那個經驗積累,僅憑靈光閃現是不行的。
製作分鏡頭臺本最需要的不是靈光一閃,那玩意編劇有就行了,更多需要的是紮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眼下千原凜人要試著繪製分鏡頭臺本,吉崎真吾倒沒想過搶班奪權,但確實也做好了幫他大改特改的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