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八章】 還 鄉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自歸國到任職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為止,一直以無任所公使的待遇閒居。在朝鮮的所作所為是他的大失策,所以他從不談論。

竹添是幕府末期三大文人之一木下韡村的得意門生,據說十八九歲時就代師講課,是當時第一流的漢文高手。幕府末期,他出仕熊本藩。該藩的“萬里號”輪船損壞,需要到中國上海修復,但當時日本閉關鎖國,同中國沒有建立外交關係,不能正式出洋。竹添出主意,裝作遇難,漂流到上海。他被派往上海,是因為能流暢地書寫漢文。

“萬里號”在上海浦東船塢維修時,竹添曾寫了一首漢詩:

浦東維纜落潮時,

來往帆檣如織絲。

舟子無眠夜相警,

緣江辮髮半偷兒。

太平天國戰爭剛剛平息,上海正處於窮困之中,人心惶惶。“辮髮”指中國人,意思是說有一半兒人是盜賊,夜間不得不防範。

其後,竹添或作為漢學者,或作為政府官員,數次到過中國,看到落潮時的中國,那種“半偷兒”的觀念似乎是無法從頭腦中抹掉的。

竹添的門生松崎鶴雄寫過一篇《竹添井井翁軼事》,有如下一節:

先生任朝鮮公使失敗,辭去現職,後為無任所公使,長時間閉居在家。此事曾有所聞,唯不知其失敗究竟,餘嘗問及先生,先生答曰:“吾實不明,但被袁世凱所敗。”僅此一語,不做任何辯解。餘深感先生態度之坦蕩,以後不復問。

竹添只說“被袁世凱所敗”,其實,失敗的最大原因是他過於貪功。那年,竹添四十四歲,袁世凱只不過二十六歲。

某些史家責難竹添,說他完全沒有考慮在朝鮮的中、日兩國軍隊的兵力差別。竹添之所以不把兵力差別放在眼裡,是因為他想抓住中法戰爭這一機會,更何況他從來就有“緣江辮髮半偷兒”的蔑視,自然要過低估計清朝兵力。

其後數年,竹添對朝鮮事件的沉默,恐怕與金玉均在日本的厄運有關。金玉均等人那麼信賴日本,而日本竟沒有徹底保護他們。當朝鮮政府要求引渡金玉均時,日本政府為難萬狀,一會兒把他移到小笠原的父島,一會兒把他移到北海道的札幌。金玉均後來終被刺客誘走,在上海殞命。

袁世凱也絕非一帆風順,他從朝鮮宮廷清除了親日勢力,得意揚揚,但逃不脫清軍內部的人事傾軋。提督吳兆有比袁世凱資深年高,在這次平亂中卻被袁世凱掌握了主導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