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③耍孩兒全曲:這曲寫莊家豐收,差科有限,以為神功保佑,進城買香燭紙馬(紙火)還願,偶然發現街頭掛著的演出廣告(花花碌碌紙榜),許多人圍在那裡看。差科,差役,租稅。那答兒,那裡。
④六煞全曲:這曲寫莊家看到勾欄門口一個高聲招徠觀眾的人,從他口裡知道這次演出的兩個劇目是院本《調風月》和麼末《劉耍和》。院本是由付末和付淨兩個角色主演的滑稽戲,內容比較簡單。《調風月》是當時經常演出的院本。麼末,即雜劇。劉耍和是金元間著名的演員,在金朝教坊裡擔任過色長(領班之類),見《輟耕錄》及《錄鬼簿》他的故事後來被編為雜劇。元高文秀有《黑旋風敷演劉耍和》雜劇,今不傳。[煞]是套數里煞尾的曲調,但為了充分表達曲意,可以增加調數。調數大都倒數,象這裡的從[六煞]到[一煞]。這裡[煞]曲是般涉呼叫的,句格與正宮、南呂、雙調等的[煞]曲不同。“趕散易得”二句,誇說自己的演出非趕散的班子可比。趕散,指趕場的散樂。妝合,即裝呵,指勾欄裡的演出。
⑤五煞全曲:這曲寫莊家交了二百文的高價進了勾欄時看到的情景。木坡,指觀眾坐的看臺。鐘樓模樣,指戲臺。人旋窩,指擁擠的觀眾。臺兒,指前臺中間靠後邊的座位,是伴奏樂曲的女藝人坐的,當時叫作樂床。舊時民間習俗,每逢神誕日,群眾敲鑼打鼓迎神出廟,周遊街巷,謂之迎神賽社。
⑥四煞全曲:寫付末開場。當時院本演出以五人為一夥,出場時付末站在中間,央人貨(即殃人貨,猶言害人精)即指他。下面幾句形容他的臉譜、服色。直裰,長袍。
⑦三煞全曲:寫開場時一段小演唱,當時叫作豔段,也即是爨。《夢粱錄》;“雜劇中末泥為長,每一場四人或五人,先做尋常熟事一段,名曰豔段,次做正雜劇,通名兩段。”下面演的《調風月》《劉耍和》,就是在豔段演出後的兩段正雜劇。臨絕末,指臨近豔段結束的時候,雜劇就要上演,所以說:“爨罷將麼撥。”麼,即麼末,指雜劇。
⑧二煞全曲:寫《調風月》的演出。這場小戲共有三個腳色,付末扮小二哥,付淨扮張太公,旦扮簾下婦人。鋪謀,設計。
⑨一煞全曲:續寫《調風月》的演出,張太公處處受小二哥的調弄,最後把皮棒槌都打成兩半。皮棒槌,也叫搕瓜,是付末打諢時用的,槌頭用軟皮包棉絮做成,打時不會痛。劃地,平白無故地。
⑩尾聲:寫莊家漢因急於入廁半途出場,看不到後面精采的演出,引起旁人的發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