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自家做的塔日嘎。
跟後世那種濃稠的酸奶不一樣,草場的酸奶分兩種,生酸奶和熟酸奶。
生酸奶就自然發酵,大多數牧民把擠好的奶一蓋,等奶發酵凝固柔軟,跟豆花差不多就能吃了。
薩仁給兩人端上來的是熟酸奶,熟酸奶要往新奶裡放引子攪拌發酵,不過得等好幾天才能變酸。
很多牧民都不等熟酸奶桶裡的酸奶喝完,又往裡加新奶,只要每天攪拌及時就不會變質。
熟酸奶的酸味很重,姜青禾有點不敢去舀,薩仁在一邊瞧著她,她只能用銀匙舀了口,很濃郁又很奇怪的酸,但很順滑。
她吃不慣這口,覺得發酵過頭了,很久酸味還在舌尖蔓延,真酸吶,她剋制住自己五官不扭動。
然後跟巴圖爾和薩仁分享了她帶來的乾糧:蕎麵巴子,用蕎麵做的饃饃。
巴圖爾說:“配馬奶酒很好。”
吃完就去看那輛壞了的勒勒車,跟春山灣的大軲轆車有點像,都是一對大車輪,不過勒勒車的車身比較小,更靈活輕便。
徐禎試著拉了下車,卡頓明顯,他來回排查,最後說:“車腳子壞了。”
他指指那對大軲轆,灣裡人把它們叫車腳子,車腳子要換其實還不如重做。
“再做一輛吧,”姜青禾用蒙語跟巴圖爾說。
巴圖爾捨不得,他反覆摸著車軲轆,最後說:“給它換對好使的腳。”
牧民對草原上太多東西有感情了,不到萬不得已,寧願修都不願意扔。
“換吧換吧,”姜青禾拍拍徐禎的手。
徐禎思考了下好使的腳,他建議,“可以換對挎瓦腳子或是皮軲轆。”
木腳子太容易磨損了。
姜青禾不知道咋說,做個通譯費頭髮阿,她最後翻譯:“要不用鐵包木的軲轆,要不換牛皮軲轆,保管還能用五六年。”
巴圖爾眼神亮得可以,好像開啟了扇新世界的大門。
他嘰裡呱啦地說:“兩個都做一隻。”
“沒有這樣的做法!”
“那屁股露,”巴圖爾又來顯擺他那蹩腳的方言。
“是皮軲轆,”姜青禾都要冒煙了。
最後說了一通,定下來挎瓦腳子,至少鐵的耐用。
姜青禾還給他潑冷水,“就換軲轆,也要一頭羔羊。”
“給給給,腳要好使,”巴圖爾很闊氣,他可是羊大戶,光羊羔崽子就有五十來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