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鑄火炮的真實價格,一門三磅左右的長管火炮,嗯,和保鄉營裡的六百斤長炮差不多一個規格的火炮,也就相當於兩套上好盔甲或三匹戰馬的價格而已,一百多兩銀子
而十二磅鐵鑄長管火炮的價格,在這個基礎上翻一倍,三百兩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大口徑長管重炮,其價格就會迅速攀升,一門三十二磅加農炮的價錢能買幾十門三磅野戰炮,動不動就幾千兩的,這主要是大口徑長管火炮的報廢率超高所導致的。
保鄉營自己搞火炮其實在價格還算是比較貴的了,主要是他們的鐵料貴,再加上小打小鬧規模沒上來,並且還是第一次搞造炮,所以耗費比較大。
再就是把人員的口糧給算進去了,而在如今的河南一片,糧食價格早就漲上天了……
諸多種種,算下來,保鄉營自造的價格應該比明軍那邊真實的造炮價格還要更高一些。
不過明王朝採購進口貨自造火炮的價格,絕對比保鄉營自造火炮的價格多得多,翻倍都是輕鬆的。
別問為啥,問就是大明自有國情在!
一門六百斤火炮的造價不過一百多兩銀子,這個價格興許在其他人看來很貴了,但是在羅志學看來卻是屬於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是覺得便宜的價格。
一百門火炮才不過一萬多兩銀子,這不是便宜是什麼。
考慮到火炮本身的造價不算高,所以羅志學是打算先把火炮搞出來再說,有騾馬用就當野戰火炮用,沒有騾馬就固定部署當城防火炮唄。
\b總之,甭管怎麼用,但是火炮一定要有,一定要多!
\b至於張馬林擔心的騾馬問題,則是需要看林冬生和王大壯他們在山外的收穫有多大了。
保鄉營裡的騾馬,大多都是孫成立時代的時候帶過來的,還有一部分則是在過去幾個月裡從周圍村寨裡蒐羅的,而伏牛山一帶本來貧瘠,山民們可沒多少騾馬,因此徵召光了也沒能徵召多少。
而隨著保鄉營的規模持續擴張,尤其是騎兵規模從六十多騎增加到一百騎,成立炮兵部隊以來了,對騾馬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進而產生了保鄉營的嚴重騾馬緊缺問題。
這個問題在伏牛山內部是無法解決的了,只能是指望出山的林冬生所部以及王大壯所部能不能帶回來足夠多的騾馬。
羅志學也不要求什麼他們弄回來大量的優秀戰馬,只要能帶回來一些可供役用的騾馬就行了。
甚至連驢子都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