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李斯年沒有想到的,他看了看霍華德教授,教授攤了攤手錶示自已並不知情,實際上霍華德也有點鬧不明白今天自已的老友一上班就過來找自已幹嘛。
答案原來是:他根本就不是來找自已的。
杜威教授繼續說道:“李,上次你給我的那篇關於‘實用主義哲學’的文章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議,還有你說的那個‘學生為中心、從實踐中學習’的觀點,我也深受啟發,回去後我根據這些討論又寫了一篇論文,今天拿過來給你看看,讓你再提些建議。”
等到杜威教授講明來意,李斯年受寵若驚,大佬向我請教,這真是太榮幸了。
旁邊的布雷迪和霍華德教授則維持了上次目瞪狗呆的表情,倒是人設沒變。
李斯年連忙恭敬地雙手接過論文,坐在沙發上閱讀了起來,他邊讀邊和杜威教授探討,全程無視另外兩人。
等到討論完這篇論文,杜威教授又問道:“李,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了,你畢業之後有什麼安排?”
李斯年回答道:“畢業之後,我準備回華國,家裡安排我回去結婚。然後可能在華國會找一所學校教書吧。”
越是知識匱乏的環境,人們越是崇拜知識,尊重有知識的人。
這個年代大學生可是稀缺資源,更何況是海龜。
據統計,1928年華國在校大學生僅為25198人,而從1928年到1947年,全國共畢業大學生十八萬五千人,平均每年只有九千二百七十二人。和後世一年畢業生超千萬的量級根本沒法比,難怪後世連保安都快要求本科學歷了。
更何況華國人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這樣的認知,進一步彰顯了讀書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因此,來米國鍍金,然後回國躺平,一直是李斯年的人生規劃,現在他辛辛苦苦混到了畢業證,也到了該實現理想抱負的時候了。
這時布雷迪在旁邊插話道:“李有一個指腹為婚的妻子,他的岳父家裡一直催促他儘早回國結婚。”
說著他還給兩位教授解釋了一下什麼叫做“指腹為婚”,聽得杜威教授和霍華德教授都嘖嘖稱奇。
布雷迪最後還抖機靈的嘆氣道:“李,可惜了深愛著你的斯嘉麗,你辜負了她的一片深情。”
杜威教授知道李斯年今年才22歲,他不明白對方為什麼要這麼早結婚。
杜威教授自已可是到了27歲,博士畢業兩年後才結婚的。後來這位令人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