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清王朝後,原本應是革命果實的民主與和平,卻不幸被北洋軍閥所竊取。然而他們並未給華國帶來真正的變革,反而使國家陷入了更為混亂的軍閥爭鬥中。對內,他們實施專制,壓制異議;對外,則與帝國主義勢力勾結,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種政治和社會的黑暗,比之前的清朝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民的苦難日益深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如今,社會各階層對北洋政府早已失望透頂,痛罵之人不在少數。他們熱切盼望能有勢力站出來結束這無休止的戰亂,重新實現國家的獨立與統一。他們寄望於先生的國民政府,能引領全國走向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倘若先生能重返粵省,重建大元帥府,並誓師北伐,我堅信,社會各界必將雲集景從,鼎力支援。”
李斯年的這番話,恰是孫先生心中所想。在過去的兩年裡,他透過東征和南征,已經成功統一併穩固了粵省的革命根據地。去年底,他便已經有意以兩廣為起點,發起北伐之戰,但陳氏的叛變打亂了他的計劃。現在,即便他身處困境,仍有李斯年這樣的年輕人對革命懷有如此堅定的信心,這無疑讓他深感欣慰。
孫先生感慨道:“斯年,沒想到你對革命信心如此堅定。”
李斯年回應道:“我們華國雖然在近幾十年裡經歷了許多波折和挑戰,落後於西方諸國,但我始終堅信,復興的希望就在前方。而革命是通往這一前方的唯一途徑,只要我們堅守民族獨立、民主和富強的初心,持續努力,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定會實現。”
李斯年的話非常契合對方的理念,他追問道:“那麼,依你之見,倘若未來實現國家統一,接下來華國應該如何繼續發展呢?”
李斯年沉思片刻後回答:“當務之急,有幾件關乎國家命脈和民生福祉的大事亟待解決。首要之務,便是進一步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業是立國之本,唯有讓農民過上好日子,國家才能真正地穩定和繁榮起來。”
孫先生贊同地點頭道:“你說得對,當前國際形勢瞬息萬變,世界正處在一個轉型的關鍵時期,農業無疑是我們國家的穩固基石。我們必須密切關注農村的發展狀況,努力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同時,也要著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
李斯年繼續闡述道:“除此之外,我還認為我們應當大力發展工業和教育事業。透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我們可以加速推進工業化程序,從而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教育作為推動國家進步的根本動力,我們也應該增加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