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取者就為秀才。
秀才就已經算是官身,可帶劍遊行全國,如果出仕,可為從九品官。
所以考試內容,第一天就是帖經,有如現代詩卷的填空與默寫,考官從經書中選取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絡的上下文,一般來說,優秀者都可全部答出。
第二天就是墨義,所謂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註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也就是出一道題,你直接把相應段落背誦下來,寫上去,這對記憶的考核就更加明顯了。
第三天,就是經義,所謂的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就是以經文的核心解釋來看高低,自然,引經據典是不可少地。
秀才考試,以前二段為主,最後經義考試自然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方信才覺得考取秀才並不算難,二階地古文水平,唯其字好,記憶好而已。
如是到了舉人考試時,單純背誦當然都難不倒了,其中經義就是重中之重,可以說平分天下了。
到了進士考試時,還考策問,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髮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範圍較廣,難度更大,但是可以看出考生的見解,畢竟考試為官,還是要些才能。
詩賦也考,但是這算是文才,在任何一場中都不算重點,點綴而已,能工整押韻就可,雖然出色者可加分。
現在方信若是把一萬二千卷全部記憶下來,考取秀才不成問題,考取舉人還差些理解上的火候,考取進士這要數年時間的融會貫通,不過,這是一個良好的基礎開始。
方信既已經知道四千本內容,當下就鋪開了宣紙,凝神磨墨,然後就開始編輯書目,把木架一一貼上標籤,又把目錄登入到總貼上,如此,日後查書,一查就知。
才忙了一會,天就已近午,方信正要下樓,等待有人送來食盒,但是卻聽見了上樓的聲音,見得了當日跟隨著沈夏的那個丫頭,一手提了裙角,一手拿了食盒走了上來。
“你這是?”方信詫異地問著。
“公子聽說你大舉翻動書籍,叫我來看看。”在丫頭也不客氣,掃視了周圍,皺起眉來:“你這是幹什麼?把書全部拿了出來了?”
“書很亂,我分個綱條。”方信毫不在意地說著,心中卻想,原來沈夏一直注意著他的行動。
“很亂?”
“恩,你看看吧!”方信指著總綱上已經登入的書名說著,其實這對任何一個現代人都是基本常識,沈夏不這樣作,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