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2、李亨手中的牌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李璵被立為太子,次年便改名為李紹,天寶三年(744年)二月,改名為李亨。

李亨得到了太子之位,意味著李林甫在儲君廢立之爭中敗下陣來,在李林甫看來這是件很要命的事情,雖然自己受到現任皇帝的絕對信任,但這個帝國未來終究是李亨的,這也預示著李林甫未來在李隆基死去後,必然受到李亨的清算。

李林甫的性格決定他是不可能善罷甘休、坐以待斃的,從開元二十六年(738年)以後,他逐漸產生了透過自己的努力廢掉太子李亨的想法,當然這個想法產生的時候,他剛剛當上首席宰相,當時他迫切要做的並不是搞政治鬥爭,而是切實的做出政績,使自己能夠立足首席宰相的位置而不倒,所以那個時候李林甫不得不暫時放下廢掉李亨的想法,而將主要精力用於鞏固自己地位上,所以從開元二十六年(738年)一直到天寶初年的幾年時間裡,李林甫和李亨之間,並沒有發生公開的激烈衝突和對抗。

形成這種局面一方面源於李林甫當時分身乏術,另一方面李亨雖然已經當上太子,但說他勢單力孤並不為過,在李林甫忙於鞏固其權勢之時,事實上李亨也並沒有閒著,他積極發展自己的黨羽壯大力量,以備日後鬥爭之用。

和大唐帝國先前很多太子不同的是,李亨在軍隊中鍛鍊過,曾經深入過前線,經受過戰火的洗禮,有了這樣的一種經歷,使李亨在發展自己的勢力時,總會打上軍事色彩的烙印,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時朝中大臣基本出自李林甫一脈,李亨要想發展自己的勢力只能是另闢蹊徑,從共同建立軍功的戰友中尋找。

所以他將發展的重心轉向了地方軍事勢力。

當時和李亨關係最密切的地方軍政首腦當屬隴右、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和朔方、河東節度使王忠嗣。

先說皇甫惟明。

皇甫惟明早在李亨做忠王時,就成為他的下屬,官職屬於“王友”(從五品上),跟隨李亨上過前線。開元十八年(730年)九月,因為代表大唐帝國出使吐蕃和談,取得了圓滿成功,回來後升任左衛郎將。後來歷任侍御史、司農少卿、任檢校司農卿。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出任隴右節度使。

此後的數年裡,他一直守衛著大唐帝國的西部邊境,屢次和前來進犯的吐蕃交戰,雙方互有勝負。這其中最著名的一戰,當屬天寶四年(745年)九月的石堡城之戰。

在天寶初年,因為李隆基喜好建立邊功,駐守邊境的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我改口叫姐夫後,姐姐慌了 打網球的獵人拐走了琴酒 從看見血條開始橫壓億萬天驕 御獸:從雙倍命獸開始 (綜漫同人)港黑幹部討厭青花魚 井底飛天 人類幼崽廢土苟活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