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6、劫數 (第1/2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前邊我說過,安祿山叛亂的背後隱藏著人性的卑劣和帝國制度的嚴重漏洞。在介紹完楊國忠和安祿山彼此無限釋放野心、貪慾,進而滿足私利之後,接下來我們說一說安史之亂之所以能夠發生的客觀原因。

縱觀當時大唐帝國的客觀形勢,安史之亂的發生可謂是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這是大唐帝國的劫數所在,即使不出現安祿山、也會有李祿山、王祿山等等。

大詩人杜甫在他的詩作《憶昔》中這樣描述開元盛世: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

詩人的筆法絢麗多彩,到開元年間大唐帝國已經走過百餘年的歲月,其間國富民殷、繁榮昌盛、祥和安泰,所以人們對那個時代給予了無限的讚美之詞。

然而在杜甫華麗詩句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不易被人察覺的隱患,那就是奠定開元、天寶社會經濟繁榮的基礎——均田制由於土地的買賣和兼併的日益猖獗卻在悄悄地瓦解。

唐代著名歷史學家杜佑曾經說過:“開元之季,天寶以來,法令馳壞,兼併之弊,有逾於漢成哀之間。”杜佑將大唐帝國黃金時代和漢成、哀二帝衰敗的時代相比,可見當時土地兼併現象已經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

由於均田制的土崩瓦解,農戶的大量逃亡,致使建立於均田制之上的作為大唐帝國軍事基礎的府兵制也遭到了空前的破壞,進而無法維持原有的秩序,因為府兵制的最大特點是無無論糧餉、兵器都要自備,在那個沒有商業的年月,這一切都要依靠土地。所以均田制一瓦解,府兵也就無力再承擔兵役,不得不逃兵役,結果只能是府兵制日趨瓦解。

我在前邊曾經介紹過張說的兵制改革,可以說李隆基接受張說的兵制改革建議,就是在上述的條件下為了彌補兵源的不足,於是接受張說改府兵制為募兵制的建議。

在當時來講,張說的這項改革是頗具創造性的,募兵制改變了府兵制時寓農於兵,當兵成為一種長期、固定的職業,從而引起了大唐帝國軍隊體制極其格局的重大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前期近半數以上的精兵強將集中於京師長安所在的關內道,對京師以外地區保持著居重馭輕的完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我改口叫姐夫後,姐姐慌了 打網球的獵人拐走了琴酒 從看見血條開始橫壓億萬天驕 御獸:從雙倍命獸開始 (綜漫同人)港黑幹部討厭青花魚 井底飛天 人類幼崽廢土苟活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