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很長時間以來張九齡十分鬱悶,從張守珪問題一直到這次廢立太子事件,他明顯感覺到皇帝陛下對自己的態度大不如前,尤其是牛仙客事件皇帝陛下大發雷霆,的確出乎張九齡的意料之外,而透過那次事件他也明顯感覺出李林甫似乎從先前裝孫子的角色,大有衝向前臺之勢。
綜合多種事件,張九齡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宰相之位有可能不保!
此時,他開始重視起這個“不學無術”給自己搭下手的人,張九齡明白如果沒有皇帝的撐腰,李林甫是不可能在牛先客事件中,公開在朝堂上貶低自己。在張九齡看來,未來最有可能替代自己的就是李林甫。
面對自己日益陷入的窘境,張九齡開始思索辦法試圖挽回局面,於是他給李林甫寫了一首《詠燕》詩寄給他:
海燕何微渺,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在詩中張九齡自比一隻渺小的燕子,將李林甫比作一致雄鷹,表示自己無心也無力與翱翔的雄鷹去競爭,希望李林甫這隻雄鷹能夠放過自己一馬。
顯然,張九齡透過這首詩想向李林甫釋放一種和解的訊號,但他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官場鬥爭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遊戲,“政敵”這個概念本身無關於道德水平,而是一種爭奪利益的碰撞。
更何況,這場矛盾還是源於他看不起“不學無術”的李林甫。
不可否認,張九齡的詩寫的實在漂亮,也很誠懇,但這種誠懇絲毫沒有打動李林甫,反而在李林甫面前暴露了底氣不足的弱點。這再一次證明了張九齡是個很出色的文學家,卻並不是個合格的官場中人。
不過,張九齡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對很多事情都有著驚人的預判,從泰山封禪提醒張說提防宇文融一直到預測安祿山會謀反,我們不得不對張九齡的精準預測表示欽佩,而他同樣對自己前途的判斷也十分精準,除了這次向李林甫低頭之外,事實上張九齡還曾經讓好友時任中書侍郎的嚴挺之主動巴結李林甫。
張九齡當時想推薦嚴挺之進入宰相班子,但他知道如果沒有李林甫的幫助,僅憑自己目前的現狀,很難幫助嚴挺之成功,所以他告訴嚴挺之,現在李林甫是皇上面前的紅人,你一定要去主動去拜訪他,和他聯絡感情。
在我看來,張九齡給予嚴挺之的建議,除了有幫好友升官的意圖之外,很可能還有一種“曲線救國”的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