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局面的出現,不過在我看來很有可能是因為原先各自的履歷。
杜暹原先是戶部侍郎,是朝廷的行政官員;而李元紘原先則是安西副大都護,是邊境的軍政長官;換句話說兩個人先前的仕途之路沒有什麼交集,也就是攀不上什麼派系關係,沒有派系背景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這又產生另一個問題,彼此之間並無顧忌。
資歷相當,又各有所長,現在又都是宰相新兵,憑什麼你的意見就是對的?
我想這就是杜暹和李元紘合不來的原因所在。
但顯然他們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進位宰相班子之後,自己的身份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有矛盾可以進行暗戰,但當著皇帝的面明戰實非明智之舉。
叫你們來是為了做事,不是看你們打架,一次兩次還可以忍,但是長時間耽誤李老闆的經營業務,那結果只有一個——炒魷魚!
杜暹和李元紘這對宰相雖然合作的時間不算短,從開元十四年四月到開元十七年共有三年的時間,但政績平平,而且經常掐架搞的李隆基心煩意亂,終於被李隆基一同罷免。
在他們走後,接替他們的是蕭嵩和裴光庭。
從才能上來講,蕭嵩類似於李元紘,時任兵部尚書兼朔方節度使;而裴廣庭則屬於複合型人才,時任兵部侍郎,進位宰相後又兼任吏部尚書。
蕭嵩之所以被李隆基相中是因為在此之前,他在解決吐蕃的問題上立下了大功。
開元十五年(727年),吐蕃攻陷瓜州,接著西北新崛起的回紇部族又伏擊了唐朝的軍隊,造成了河西節度使王君奐陣亡,自從貞觀時代郭孝恪陣亡以後,王君奐唐朝已經近100年來陣亡的最高階別將領,此事當時震驚了整個朝廷,為了穩定局勢,李隆基將蕭嵩排到了瓜州前線。
蕭嵩這個人很奇特,要論文化水平他比不上當朝的那些文官,可他也不是那種張飛猛將式的人物,他的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風格,以至於給很多人造成了一種繡花枕頭的印象,然而實業沒有想到蕭嵩居然用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瞬間穩定了瓜州前線的局勢。
蕭嵩到達瓜州前線後,並沒有和吐蕃人立即開戰,而是仔細分析了目前的局勢,在經過一番研究調查後,他發現瓜州的局勢完全可以不透過戰爭來穩定,而要想做到這一步,就必須要找到實現這個目的的關鍵因素。
所以他的策略並沒有從相關的戰略戰術下手,而是從一個人身上尋找突破口,這個人就是吐蕃的一個大將,名叫悉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