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不理文臣武將的非議,與金議和之事在趙構與秦檜策劃下繼續進行。面對不絕於耳的反對聲,趙構只解釋說:“多年來,朕深痛二帝蒙塵,母后未歸。不惜屈己,屢次卑辭遣使赴金,皆因記念父母長兄至親,願早日迎回之故。朕即位以來,雖悉意於經營,卻終未得其要領,常念陵寢在遠,梓宮未還,傷宗族之流離,哀軍民之重困。而今父皇駕崩,金人既有送歸梓宮,與宋講好之意,朕自當度宜而應。”
紹興八年十二月,金主遣尚書右司侍郎張通古與明威將軍、籤書宣徽院事蕭哲為江南詔諭使,許歸河南、陝西地予宋,讓他們與此前出使至金的王倫一同前往臨安。從“江南詔諭使”幾字即可看出,金不稱南朝為“宋”,只視作“江南”,此行亦不當作平等兩國間的互通國書,而是上國對藩屬國的“詔諭”,且要求沿途宋各州縣守臣須出城拜謁金使。一時民憤四起,一些有氣節的州縣守臣不願出拜,便索性辭官歸田。
這事在南朝掀起一陣軒然大波,無論書院酒樓還是瓦子勾欄均傳得沸沸揚揚,聞者莫不搖頭嘆息。自然很快也傳到了居於臨安城外公主府的柔福耳中。
當即聞訊而起,乘車入宮。待見到趙構時,只一道銳利的眼波便已讓他瞬間明白了她的來意。
“瑗瑗來得正好,九哥有禮物給你。”趙構微笑對她說。
她迫近他,仰首直視他眸心:“你準備接受金人的‘詔諭’,接受他們的冊封,向他們奉表稱臣?”
他淡定地側首,雙目不著痕跡地避過她的探視,目光滑落到書架上的一個花瓶上,輕輕拿起:“這是我讓鳳凰山官窯特製的,你看看喜不喜歡。”
這花瓶形狀小巧端莊,外塗粉紅釉,釉質肥潤,胎薄如紙。底足露胎呈黑色,器口灰黑泛紫,正是官窯瓷器的標準特點“鐵足紫口”。瓶身似有些劃花凹雕,依稀是幅雅緻畫面,但柔福並無心思細看,僅掃一眼,也不接過,便又再道:“金使此行要求沿途各州縣守臣出城拜謁,想必到了臨安,也會要求九哥出拜相迎罷,屆時你也會向金人下拜麼?”
趙構仍不作答,將花瓶遞給她,說:“給你了。看上面的劃花。”
柔福勉強接在手中,垂目一看,見瓶身上的凹雕圖案是一個在櫻花樹下盪鞦韆的小小少女。瓶身玲瓏,但那劃花筆觸卻生動細緻,連少女眉目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嬌憨可愛,竟真與柔福有幾分相似。
“我畫了幅小樣給官窯的工匠,命他依樣劃花。這工匠果然手藝不凡,雕出的圖案几乎未損神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