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李縣尹與七娘子大顯神威,這幫胥吏們都激動地熱淚盈眶。
誰家不是過日子啊,胥吏也是人,也操心吃穿用度,養不起妻小高堂,如何為民做事?
這幫流外見識過太多任縣令,都是四年任期一滿就想方設法地跑了。這還是頭一位沉下心從農務入手的縣尹。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除過那幾個豪奢家安插進來的眼線,其餘人似乎都開始對新任縣尹期待起來。
有人開口吆喝:
“繼續收,收稻挑擔,喊號子了——”
“對!加把勁,好讓差爺們早些回縣府稟報喜訊吶!”
田間一片喜慶,帶著希望的幼苗徐徐衝破了凍土,在鄉民們心中生根發芽。
新興鄉收稻,一丈地大豐收的事情很快在十里八村傳頌開。
這年頭,百姓們茶餘飯後也沒幾個八卦可聊,除過村頭東家長,便是村尾西家短。這幾日,各家各戶卻空前一致地討論著同一件事——
“聽說了嗎?新興鄉用過縣尹的肥料後,稻子能畝產四石,賽過江南嘞!”
老百姓們樸實得很,對自己能夠獲利的事情,總是帶著幾分歡喜敬畏。因而這事在縣中傳了幾日,便衍生出神話版本:
“李縣尹是富貴人家的郎君,本就不該吃這份苦。定是得了菩薩指點,才來咱們這窮鄉僻壤救苦救難吶。”
“那可不,連縣尹家的女兒都是得了點化,才弄出這新肥料!”
一傳十,十傳百,等李白在縣衙得知此事,七娘已經被神化成了菩薩身邊的神仙童子。
李白一口茶噴出來:“什麼神仙童子,每日裡淨琢磨著撿破爛,收糞汙?”
於主簿聞言也樂得不行,但想到七娘的肥料當真有奇效,又覺得鄉民們說的不無道理。
他一開口,心就偏到姥姥家:“縣尹此言差矣,咱們城中都知道,撿破爛、收糞汙的是縣尹您,七娘子是研製出了肥料的大功臣,怕是不能相提並論。”
李白看戲的笑容逐漸凝固。憋了半晌,才咬牙擠出一句:“……於翁倒是很偏疼七娘。”
於主簿將手上的詔令寫完,起身呈到李白桌案前,這才笑呵呵道:“縣尹言重了,下官一心追隨縣尹,愛屋及烏罷了。”
李白仰頭,皮笑肉不笑地接下遞來的佈告。
趁著輿論鬧大,這佈告上的內容才是他們要做的正事。
於主簿手書的這份“召農工商令”,是他們以新興鄉的畝產作引,廣發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