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直都是那個鎮定從容的人。
所以在心底有時候也有那樣的暢想,自己將來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只是他有些忘了自己與楊秉也僅僅兩歲之差,只是與楊秉相交的人都往往忽略了他的歲數而已。
面對柯隨的問詢,楊秉反而問道:“你沒有想過留在東京嗎?”
面對這個問題,柯隨立刻正色道:“老師,父親去往何處我都會跟去哪裡!”
“父親也想讓我留在東京,但是為人子需得在父母跟前盡孝方才是人子本分!”
楊秉也不好繼續再勸,柯隨在柯相公身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宰相即使外放也不是當地一些官員可比的。
可是若是柯隨在東京,失去了柯相公的庇護也只是一個普通富家子弟而已。
兩人道別,吳六已經解下馬樁的拴繩楊秉也坐上了車。
……
這學士院成績還未出來,他如今有了官身自然不能和往常一樣在家中做學問,是需要做實事了。
所以這為官和治學往往都不能二者兼得,因為一旦有了官身就不能有太多的時間,如那些大儒一樣研習文章了。
他作為太常寺奉禮郎,每日需要前往太常禮院“打卡上班”的,可不是一個閒人。
這太常禮院和禮儀院都是隸屬於中書門下,如楊秉所在的太常禮院就是詳定禮儀,祭祀大禮還要編修大量禮典。
這個部門就是掌管禮事,而宋制承襲唐後後期,五代之制。
如前唐是設有禮部和太常寺的,都是掌管禮儀的部門。
兩者是十分相近的,不過當朝確實增添了太常禮院,見微知著由小窺大可想而知,這司職重疊意味著多餘了許多的官員,這就是冗官。
而即使是這樣大宋官職眾多,依舊還有許多進士沒有被授予官職。
不過相較於後設立的太常禮院,太常寺與禮院這樣的老機構,已經沒有剩下多少權利了,基本都被太常禮院所剝奪。
無論何朝何代,都是十分注重禮法的這是刻進儒生骨子裡的東西,如亂世定然禮崩樂壞,而盛世自然是要修訂禮法的。
如今大宋自詡清明盛世,自然這禮就是國家大事了。
……
“如今宋國與遼國建交,那麼我們西夏就無崛起的良機,我們需要為兩國添一把火,這樣我們才會在這夾縫中求得機會!”
在一處邸店中,這裡人多繁雜都是過往的行商,混在其中根本不會有人能夠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