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第68章 不完美的解救(一)
崇禎六年七月七日
就在旅順城被攻陷之時,張鹿安所帶領的五艘船也已經接近了距離最近的楊家口。船上裝載著數百斤艱難籌措到的火藥、還有數千顆鉛彈以及其他軍備器材等,張鹿安希望能夠給孤軍奮戰的東江將士們一點實際的支援。
當初於六跟著張喜去往寧海幫忙溝通芝罘島租地事宜,聽說張鹿安要駕船遠去東江送物資,他也想一同前往。
於是呼張鹿安除了帶了五十名自家的族兵,還有張喜、郭亮、張撿和陰六一同前往,加上於六的護衛二十名,五艘船組成的小船隊就有七十餘名可以作戰的人員。
張鹿安和於六、張撿、陰六、郭亮都在顧國棟執掌的旗艦之上,所謂的旗艦,也就是稍微大一點的沙船而已,且都是單桅船。
從福山出發,一路經過廟島、砣磯島和隍城諸島,一路上荒蕪一片,鮮有冒煙的存在,簡直毫無生氣。原來島上條件惡劣,條件艱苦,近幾年的戰亂又導致大量的百姓死亡,東江和登萊兩地的水師力量也損失殆盡,明廷確實沒有能力來完全掌控這些島嶼。
除了廟島距離蓬萊太近,留有駐軍以外,砣磯島以北,竟然毫無駐軍。原來進駐的官軍們,在將孔、耿勢力趕出登萊以後,也陸續返回到山東。一部分開赴河南平叛,一部分義勇歸農。登萊巡撫手中也實在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完全控制這麼多島嶼。每個島上,只有寥寥的十數家漁民在堅持。每個月官府只是有偶爾的排些巡邏船的到來,一是收收漁稅,二來就是宣示一下主權罷了。
這些親眼看到過的情況,讓張鹿安若有所思。作為後世太祖的忠實粉絲,他深知根據地的重要性。無論如何,都不能完全受制於人。帶著這些思緒,他們的船隻在楊家口靠岸了。
與想象中的戒備森嚴不同,楊家口到處混亂一片,張鹿安等人踏著木板上岸,抓住一個驚慌失措逃難的難民一問,原來是建奴已經攻進旅順城,旅順城內正在廝殺之中,距離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了。而他們的水師遊擊將軍王廷瑞率領心腹,帶著一百各類戰船,根本沒有執行對抗後金水師的任務,而是擅自逃離戰場,投奔皮島沈世魁去了。
張鹿安的周邊瞬間罵聲一片,大家都把王廷瑞的祖先反覆問候了一遍。
張鹿安保持住了遠超他年齡的清醒,止住大家的喧鬧,然後說道“於大哥,你趕緊組織楊家口本地的百姓,儘快上船,能接多少,就接多少。相信不久以後,建奴的陸師和水師都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