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 (第2/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即便參加科舉,怕是也難以及第,還是算了吧。仕途之路難通,只能考慮工商九流的行當,能養家活口,富裕生活即可。”蘇宸實話實說,自己是真的寫不了駢文賦。

“喔?有此等事?”韓熙載顯然有些詫異,在他看來,只要熟讀經義和儒家著作,詩賦文章從小下工夫,要寫出一篇可入眼的賦文,其實並不算難,而要寫出有名的詩詞,大放光彩,力壓所有的讀書人,這才是最難的。

韓熙載很難想象,蘇宸能夠寫出了“訴衷情”“破陣子”那兩首足以流傳下去的曲詞,會寫不出一篇上等的駢文賦來。

“那……能寫出什麼水準?只要中等,不必出彩,僅憑靠詩詞才華,便可以中一甲了,畢竟當今國主陛下,可是鍾愛詩詞,士林自上而下紛紛效仿,以詞取人,若是朝堂士林清流們,看到你的這兩首詞,汝之才名必然能夠驚動金陵,科舉及第,不是難事。”韓熙載仍然不死心,繼續詢問。

“這個……”蘇宸內心苦澀,讓他寫駢文,恐怕只能寫個狗屁不通,只是在課本上見過,但是絕沒有親自寫過,只知道要對仗工整,講究音律,其它門道,瞭解不深刻。

在他大概印象中,駢文這種文體,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在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後,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

駢文由於講究頗多,聲律平仄,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本身表達,很難說清楚自己想要說的內涵。所以,進入唐代中期,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但韓、柳去世之後,駢賦死灰復燃,晚唐的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

蘇宸腦海裡,能夠背下來的駢文,也就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篇,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了。其中辭藻華麗,匠心獨運,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絕對牛叉,驚豔了古今文壇。

只可惜,王勃是唐代人,不是宋代的,在南唐之前已出現,蘇宸無法拿出來應付科考。

“水準嘛……下下等!”蘇宸笑的很靦腆,也很尷尬。

韓熙載聞言之後,並不相信,倘若蘇宸說出“中等,”“中等偏下”“平庸”,他勉強能夠接受。但是,聽到蘇宸說下下等,最差的級別,他反而不信了,覺得這是蘇宸有意掩蓋自己才華,根本不想參加科舉,入南唐士林和朝堂。

“蘇公子如何看待北方的宋國?”韓熙載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冉瑜子辰 千秋 我願與君絕 好孕宿主她一胞多胎走上人生巔峰 福星高照:倒黴鬼在神界做福神 異界武神 我這個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