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可惜。
她也知道柏鳶比起琴藝中的情感流露,更在意是超高的技巧。
只可惜自己教學能力有限,沒辦法繼續滿足她的求學欲。
於是便在這個暑假練琴結束後,建議柏鳶去溫以徹在的京裡國際音樂學院初中部進修。
希望可以借這樣一個充滿音樂交流氛圍的環境,稍微改變柏鳶對於音樂的看法和態度。
柏鳶出於禮貌沒有直接拒絕,只說考慮一下。
吳舒婕便讓溫以徹帶著柏鳶,上門拜訪了自己的恩師杜秋雲。
杜秋雲已經六十多歲,雖然滿頭白髮,卻不顯蒼老,有一種常年傾浸藝術之人獨有的優雅知性。
柏鳶在吳舒婕的悉心教導下基本功紮實,只是情感方面略有欠缺。
饒是見慣了各種天資卓越的苗子,杜秋雲在聽完柏鳶的演奏後,也覺得她是塊美玉,若不精心雕琢,放在一旁蒙塵著實有些可惜。
便提出收她做關門弟子的打算。
柏鳶和她聊得也投機,杜秋雲對演奏時情感方面的見解獨到又老成。
對於音樂人來說,技術高低是一方面,人生閱歷又是一方面,二者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技術是承託情感的載體。
情感理解到位,便與作曲人產生跨時代的共鳴,再在其中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情感,才是真正難得的好樂章。
不然,就算技術再高,也只是復刻另一個人的經驗和閱歷,這是當下科技透過AI和電子合成技術就能做到的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真正的藝術才不會那麼容易被機器取代。
在這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
她還告訴柏鳶,音樂是無法被留存的藝術,只有現場身臨其境聽到的,才是它最原本最完美的狀態。
即便如今市面上的收音裝置已經很完美,但經過錄制再播放的聲音和現場還是有天壤之別。
當站在臺上的那一刻,臺下的人,劇場內的牆壁的收音效果,古典裝潢,甚至是空氣中略顯乾燥的古樸味道,都是組成一場演奏的一部分。
你的心情會隨觀眾的反應產生變化,這也會透過最直觀的方式與音樂融為一體。
每次演出都獨一無二,如夜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也如短短數秒於天空綻放的煙火。
即便再有第二顆,第二枚,或許會同樣耀眼,但也不是之前看到的了。
就像歌迷懷念共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