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易》中的“大哉乾元”,元為首,為剛。
劉民生則認為方臘實際發跡於摩尼教,又因為摩尼教別稱明教,方臘乃是教首,或可定國號為“明”。
看到三人爭得面紅耳赤,方天定不由擔心他們會不會打起來。
“嗯哼。”清了清嗓子,方天定說道:“我軍興起,實乃上應天意,故改江寧為應天府,是為京師。
既然上應天意,當如日月普照,澤批蒼生,便定國號為明吧。”
一句話,解決了兩個問題,根本沒有徵求三人的意見。
方天定又道:“國號既定,年號便以黃帝誕辰確定,全稱黃帝歷某某年,簡稱黃曆某年,此年號通用,我國不滅,年號不改。”
“善。”方臘頜首,道:“如此方便不少,省得兒孫胡鬧,三天兩頭改年號弄的人頭暈。”
年號這玩意,基本每換一個皇帝就要換。
有的皇帝屁股一拍,會換許多個年號,比如趙佶,就用過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六個年號。
神經病吧?知不知道老百姓頭多大啊?
所以,方天定直接定黃曆,一勞永逸。
皇帝和太子都同意,其餘人自然只能接受。
方天定又道:“我封王,便為燕王吧。”
自己給自己封王號的,從古至今也就方天定一個了。
然而沒人覺得不妥。
方臘的存在感,實在不強。
胡安國點頭,道:“古燕地所在,便為遼國中都,若不想做個有名無實的王,須得打到遼國不可。”
劉民生道:“從王號可知太子大志矣。”
除了兩人說的,還有一層意思。
後世,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燕王朱棣。
朱棣的成就,不比漢武帝唐太宗差多少,方天定也想借此勉勵自己超越朱棣。
方天定繼續說道:“除了國號,年號,還要國旗,便以“五星出東方則利中國”,定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為標識。
還需軍旗,軍旗便以刀劍與犁為主,意“用刀劍開拓犁田”。另外,國歌軍歌你們再議。”
三言兩語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方天定說道:“各位,諸事繁雜,容不得扯皮,當定則定,從速從簡。”
在怎麼從速從簡,方臘舉行登基大典也要一個月後了。
登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皇宮、車駕、衣冠都要一一製造,各部旗號、印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