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多數人都只能去做本質技術工人。
這對應著教育模式和就業模式的系統性二分。
在學習上,部分優秀學生可以掌握整個知識體系,並以此為基礎到處轉行;而大部分學生為了掌握這些困難的知識而度過了痛苦的四年,最後還只能發現自己學的東西毫無用處。
在就業上,業界的崗位逐步分化成了少數工作內容接近科研的高階崗位和大部分只需要按說明書操作裝置的低端崗位,中間的緩衝地帶越來越少。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在實際的工業生產中需要人來主導的環節越來越少,大量知識被封裝在工業軟體和裝置中,操作軟體和裝置的工程師並不需要理解它們,只需要學習一些通用的基本技術,然後按照說明書做些操作就能完成工作。
這種模式深刻的改變了工業生產:原本需要100個懂具體技術的工程師分別在100個一線生產單位進行技術指導;但現在只需要10個懂基礎技術的工程師開發出一套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裝置把具體的技術封裝在裡面,而那100個一線生產單位只需要找幾個能照著說明書操作裝置的技術工人就可以了。
兩極分化的業界需求也註定了工科專業的出路必然是兩極分化的。極端點講,現代工業發展只需要兩類人,大專生(一線技工)和碩博士(研發人員)。如果到不了碩博士的要求,那麼就只能去做一些大專生的活,拿大專生的工資。
而每個行業需要的研發人員是有限的,這也是諸多專業成為「天坑」的最直接原因。
很多工業門類整體體量巨大,如材料、化工、土木、水利、電網、核能等領域,但其對研發人員的需求有限,因此很多「高材生」畢業後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入職之後發現身邊的同事學歷都比自己差了不少,進而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