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相傳在很早以前,在陰行這個名詞還沒有成形的時候,民間把偏門手藝歸納稱作“八大江湖”。
陰行在這其中只佔據了很小的一部分,細說起來的話,連分支都算不上。
老一輩的手藝人都知道,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規矩,也同樣有三六九等的劃分。
陰行裡又分‘雙尊四小、百藝爭陰。’
可關於四小陰門是哪四個,民間眾說紛紜,坊間流傳比較廣的,一般是劊子手、縫屍匠、扎彩師和仵作。
之所以叫四小陰門,那是因為‘逝者為大’,吃陰行飯的人在死人面前,絕不敢稱大。
而百藝包含的手藝就太多了,比如撈屍、背屍、送陰、唱陰等等。
但這些手藝,說白了在陰行裡是‘不入流’的。
就比如說扎彩,手上功夫沒個二三十年的沉澱,那是不好意思張燈結綵的。
據說手藝高超的扎彩師傅,那紙人扎的就跟活人一樣,會哭、會笑……還會說話!
過去有許多富貴門第,出殯送葬的時候,扶棺抬棺用的都是紙人。
用完之後,一把火讓它們跟著逝者一起上路,等到貴人走黃泉路的時候,繼續抬棺。
當然,這都是迷信的說法,紙人真要能說話、能走路,那還不得亂了套?
但那些師傅的手藝,確實擺在那兒,讓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
扎彩是上乘,那啥叫下乘?
紙紮鋪子就是下乘!
那些只跟著師傅學了個囫圇的人,沒那個匠心,更吃不了苦,最後扎出來的,就是那種白麵紅腮的紙片人。
但事無貴賤,也正因為這樣,陰行才能日益壯大。
濫竽充數的多了,傳承就顯得格外重要,四小陰門的手藝,向來都不外傳,目的就是要保證傳承。
畢竟吃陰行飯的……最先要學的就是守規矩!
那麼“雙尊”指的又是什麼?
一指‘天師’,一指‘伏屍人’!
三哥說,伏屍人沒有傳承,都是以伏屍為最終目的,靠自己去悟。
所以每個伏屍人的伏屍手藝都不相同,比如吳大哥,就是位點穴高手。
行家都知道,點穴能救命,卻也能索命,但總的來說,點穴還是更加偏向醫術,而不是武術。
“三哥,那我父親呢?他又是用什麼方法伏屍?”
三哥看了一眼奶奶,然後意味深遠地又看了看我,我當即明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