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當她去找揹帶,揹著兒子去拿趕海工具的時候,家裡人一臉古怪的看著她。
她默默的放下工具,揹著兒子去串門了。
重來一次她不想再當懶婆娘,也不想當廢物,起碼先勤快點,淘淘海,做點家務,照顧好自己男人。
但是改變還是需要慢慢來,不然一下改變太大了,公爹和婆婆就要去請人回來家裡跳大神了。
楊清樺下午去鎮上買雞,村裡是有,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去買,到時候村裡人問東問西,自己結紮的事,說還是不說。
這年代的男人就沒有做結紮的,甚至連安全措施都沒有,懷了就生。
八零年代啊,抓農村計劃生育最嚴格的時候。
生育就是獨生子女,家裡只生一個!
有實在想要孩子的,那就得冒險,媳婦懷上了就跑去孃家山上躲,不幸被抓到那就只能跟計劃生育組織的人去打掉。
有漁船的那就開船去孤島躲,在孤島上冒險生出來,回村再交罰款。
再怎麼樣,也是女人去做結紮,絕對沒有男人去做的。
大家要是知道楊清樺去做結紮了,絕對是大事。
別說楊清樺被罵,就連童瑤都被罵得出不了門。
這也是楊家上午不敢說往外說的原因。
童瑤揹著兒子去蛋家棚那邊找阿爺阿嫲。
也就是楊清樺的爺爺奶奶。
老兩口今年70歲,身體硬朗,耳聰目明的。
但身體再好也比不上小年輕,都出不來海了。
兩口子可是非常傳統的蛋家人,不能出海也要住在海上。
村裡的大部分都是蛋家人,這些老人家都住在蛋家棚。
蛋家棚並不是水泥石磚建好的房子,而是在海岸邊用木頭,竹子,或者生蠔殼做的棚架。
找舊船板和廢木料鋪地,再用椰子葉,竹片編製成席片做“牆”,棚頂用茅草覆蓋。
等到颱風天來臨,他們會去到兒女家住,躲避風雨。
蛋家人的先輩們從生到死都是在海上四處漂泊,生存。
沒有一個國家承認他們,他們也沒有國籍,飄到哪算哪。
陸地上的人不給他們上岸居住,他們甚至一輩子都沒穿過鞋子,也沒有書可以讀。
淡水和蔬菜也只能光著腳去附近放村落用海鮮交換。
可以說自古以來他們什麼苦都吃過了。
78年華國改革開放,他們等了太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