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八十七 鹽政 (第2/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賣,還要依靠你等積極參與。”

自古以來,鹽便是歷代朝廷的重要收入,一直有“鹽稅佔天下賦稅之半”的說法。

明軍地盤上,人口約有千萬,以算人每天食鹽半錢(約五克,十錢一兩,十六兩一斤),人食用鹽的售賣營業額便有一百八十萬貫。

實際上遠不止這麼多,因為力氣活的原因,人均耗鹽量要多兩三倍。

加上畜牧業,農業,工業用鹽,年營業額達到千萬貫不難。

放到全國來說,便是億貫營業額,七八千萬貫的淨利潤。

如此多的收入,怎麼可能不抓緊?

所以,朝廷設鹽運使,負責全國的鹽業生產和出售事宜,位同六部尚書。

各個產地分設都監三名,分管生產、財政和出售。

當然,再好的制度也抵不住人員的腐敗。

朱明中後期,人口過億,一年財政收入區區四百萬兩,簡直是奇葩。

不過,等到那個時候,方天定骨頭渣渣都爛完了,也操心不了那麼多。

羅修,便是主管售賣的都監。

鹽生產出來後,除了供應軍隊、朝廷、平價倉庫,其餘任憑百姓販賣,轉運州府,並不收稅。

所以,開售以後,大廳內立刻熱鬧起來。

“我是杭州的,我要五百斤。”

“我是蕪湖的,我要八千斤。”

“我是同安的,我要一萬一萬二千斤。”

“我是淮安的,我要五百斤。”

“等等,淮安便有鹽場,你這這麼遠運回去,豈不是要折本?”

“趙宋打過來,淮鹽還是斷絕,先運些回去存著,大不了自家吃便是。”

“若是趙宋不堪一擊,我看你要吃一輩子咯。”

“那我便是把鹽當飯,那也是甜的。”

眾人皆笑。

淮鹽產區,起源於春秋,發展於隋唐,振興於趙宋,北起繡針河,南至大江口,因淮河從產區中穿過而得名。

漢唐起,兩淮鹽課在財力上便雄踞全國各大鹽區之首,史載“東南鹽利,視天下為最厚”,並有“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以兩淮為最”之說。

“前朝太白居士有詩言‘吳鹽如花皎白雪’,便是說的淮鹽。”魏三的話裡,充滿了自豪。

大半輩子靠著煎鹽為生,以為也就這樣了,沒想到,還能見到一國太子。

太子啊,未來的皇帝,那是夢裡都不敢出現的人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李臻邵煦雪加入漠北後,我建立帝國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桑覺淺李君衍雜貨鋪通古今我養的王爺登基了無廣告彈窗 官路生花 無限災難求生[囤貨]我在災難世界當卷王[囤貨] 乘坐民航飛機,被誤認王牌飛行員 無敵爽翻!不靠修煉我也秒殺眾人蘇塵葉靈溪 人在修仙,邊修煉邊傳承摯愛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