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前言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一部作品一旦出版,印刷成書,我覺得就很難開口再去談論它或看它一眼,更不用說再去讀一遍。為什麼呢?部分是因為擔心。我是不是可以寫得更好,表達得更貼切?當然,這麼想是沒有用的,因為它們已經印在冷冰冰的紙上了。但這還不是全部原因。故事可以說是我的一種延伸,它曾經跟我緊密相連,從我身上生長出來,現在被砍下來,無依無靠,像被拋棄了一樣。我的感覺確切地說倒不是羞愧或遺憾。我一直就是以求得關注和出版為目的進行寫作的,這麼說太虛偽了。不如說我感到有點不安,不願意去看、去探討自己寫的東西。我知道這有點原始和幼稚,我會盡量控制自己。現在就來試一試。

這些故事有的離我自己的生活近一些,有的遠一些,但是沒有一篇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貼近我的生活。作為書名的這個短篇跟我父親的死有些關係。父親死後的那個夏天,我去了一趟麥克勞克林天文館。小說跟那次參觀有關。不過如果我要寫的是父親的死,或者是那次參觀(我是帶著小女兒和她的繼兄去的),那麼即使只寫給自己看,寫出來的東西也會大不相同。不僅細節、事件不同,整個感覺都會不一樣。當你著手寫一篇小說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會從記憶深處湧上來,好像能用上。有些你本來以為會寫進去,後來卻沒有,另一些卻變得重要起來。就這樣,你懷著希望,戰戰兢兢地把故事編織成篇,中間不知道經歷多少意料之外的情況。如果是某一型別的故事,比如第一人稱敘事的,直錄風格的敘述,人們會以為你做的只不過是記下了某一天發生的一切。

人們這麼想很好。這說明你的故事起作用了。

實際上,所有故事都是這樣寫成的。有些取材於我的親身經歷,像《木星的衛星》和《田間的石頭》。另一些則更多地來源於對別人生活的觀察,像《家有來客》和《克羅斯夫人和基德夫人》。二者之間的區別在創作過程中會趨於模糊,或者說應該這樣。那些源於自身經歷的故事會不可避免地偏離真實,而那些別人的故事也會褪去傳聞色彩,滲入熟悉的身影和聲音。

至少我們希望如此。

《火雞季》的寫作,如果我能弄清楚的話,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寫作的過程。十九歲的時候,我曾在一家旅館做服務員。很多年以來,我一直想根據這段經歷寫一篇小說。那是一家普通的夏季旅館,位於馬斯科卡。我想寫寫那個神秘、可敬的二廚,整日板著臉的三廚(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二廚的情人),還有那個下流成性的糕點師。還有一個舉止文雅、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妻 夢魘侵蝕 別釣[電競] 遙遠 超時空悖論 我真就想當個廚子啊 唐門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