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自序 (第1/2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我以整整一年時間,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藝術學院的部分學生,開設了一門課程,內容是中國文化史。這門課程的進行方式比較特殊:第一,師生之間有很多討論;第二,全部課程都由香港鳳凰衛視播出;第三,根據課堂錄音出了這本書。

說起來,各個大學裡都已經有了這樣的課程,我為什麼要另開一門呢?理由是,一般大學裡的這類課程,都力求規範化、均質化、平衡化,而我們的課程恰恰是想突破這一切,只探討一個現代人應該對漫長的中國文化史保持多少記憶。這樣一探討,就牽涉到一系列文化理念,因此所有的課程似乎又變成了一門“文化哲學”。

這種探討,還需要測試當代大學生在這方面的已有記憶。這不僅僅是在測試大學生,也是在測試中國文化,看看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佔據了後代的心。為此,我們的課程就要花費時間進行一次次問卷調查,並以此為基礎展開話題。

所有的話題都是我設計的。我故意把中國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因為我認為它們是全部中華文化的奠基元素;我故意在某幾個古人身邊反覆流連,因為我認為他們是中華文化在不同時期的魂魄所在,至今還活在很多中國人的心裡;我又故意在某些漫長的歷史走廊裡快步走過,因為我認為那裡的故事只屬於故事,出於古代宮廷史官和現代說書藝人的謀生需要,不必讓很多人長久記憶……這些話題設計,與我的著作《尋覓中華》有一種呼應關係。但是,活躍的課堂討論就像一個磁場,把我這個當老師的深深迷醉了。對我來說,寫作是一種享受,主持這樣的課程更是一種大享受。

每次課程結束之前,學生們都會隨口問幾個與課程無關的問題,大多是當下發生的事情,在網上產生了動靜。我不上網,因此回答起來不必考慮別人意見,只單刀直入,數語相迎。這種由陌生感造成的痛快感,使學生們很高興,於是就一直問下來了。我和學生們都覺得可以把這樣的問答選一部分放到書裡,因此讀者們可以順便看到全書最後的“閃問”。無論是“閃問”還是“閃答”,都是力求其快,在快中尋找直覺反應。直覺反應常常會出錯,但我又相信,這部分很可能在全書中最受讀者歡迎。

回想起來,這真是充滿愉快的一年。年輕人的敏捷、輕鬆、好學,讓我對中國文化的前途增添了幾分樂觀。我曾經說過,在這之前,我的文化心態是比較悲觀的。我遇到過太多的中國文化人,把極端當做深刻,把嫉妒當做正義,把誹謗當做評論,把挑唆當做輿論,致使文化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