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因掌握日軍“掃蕩”規律,也常常採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方法,但在最後取得的實際效果上,都無法與“楊森戰法”相提並論。
民眾組訓也是“楊森戰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軍政部拍紀錄片時,攝錄了大量這類畫面。
除了透過老百姓自發地刺探敵情、輸送糧彈外,楊森還成立了各式各樣的群眾戰地組織,比如婦女慰問隊、擔架隊、情報隊、搬運隊——這個搬運隊不是輜重兵那樣的角色,而是幫著搬老百姓的東西,在戰時它們的作用往往不亞於正規軍。
通常部隊作戰時,都要建立擔架兵,擔架兵必須是年輕力壯計程車兵才行,這無疑要分去部分戰鬥力,但傷兵又不能不往後方送。楊森的辦法是在民居設立緊急救護所和包紮站,由群眾擔架隊就近抬送傷員,也就省去了擔架兵一項。
一時之間,“楊森戰法”在軍中相當風行。有一次楊森回重慶,軍政部還特地給他放映了這部片子。
各戰區各部隊的軍師長、參謀長看過片子後,都學著楊森,從後方指揮所鑽出來,跑到第一線去察看地形,並且逐個分析研究如何才能對日軍展開破襲戰。
大家都在研究,薛嶽也在思考。
第二次長沙會戰使楊森和第二十軍迅速躥紅,薛嶽卻十分受傷。在南嶽會議上,白崇禧以軍委會參謀次長的身份講話,說:“敵軍此次竄犯,是自來自去。”
自來自去,就是來去自如的意思,實際上是否定了薛嶽關於大勝仗的宣傳。
薛嶽與白崇禧素來不睦,他對白崇禧的這番講評感到很是惱火,會後連續向蔣介石遞交了幾份辭職報告,並且憤恨地說:“再幹,我就不是人!”
耍了一通脾氣之後,老蔣在辭職報告上批了兩個字:“慰留”。
身為職業軍人,或許會頭腦發熱,或許會死要面子,但事後都會有一個相對較為客觀的分析和檢討。薛嶽也深知自己在指揮和判斷上出現了重大失誤,因此在重新設計保衛長沙的方案時,推出了一個新的戰術,命名為“天爐戰法”。
第一次長沙會戰,薛嶽將主力兵團置於長沙,到了第二次長沙會戰,則前移至汨羅江南岸,結果吃了大虧。這次薛嶽又回到原點,不過他的舊瓶裡還裝了新酒。
從新牆河到長沙這一段,儘管不會再組織主力兵團截擊,但沿途會用二線兵團進行不間斷的側擊和包圍,所謂“天爐”,就是透過側擊和包圍讓日軍有墜入火爐、遭烈火焚燒之感。
從“天爐戰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