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四 秦將楊喜的故事 (第3/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遷之女,楊敞是司馬遷的女婿。司馬遷沒有兒子,他傾其一生所著的《史記》,完成後只抄寫了兩部傳世,副本一部收藏於漢朝政府的圖書館,正本一部收藏於家中,去世後由女兒帶到丈夫楊敞府中儲存下來。楊敞與楊夫人所生的兒子叫楊惲,是宣帝時期難得的博學才俊,他喜好歷史,熟讀《史記》,有外祖父司馬遷的遺風[14]。

楊敞大概生於武帝元光年間,他在武帝元封年間(前110—前105)結婚,娶司馬遷之女為妻,年紀在25歲左右。司馬遷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他比楊敞大十三歲左右。司馬遷大約死於武帝后元年間,他去世的時候,大概有六十歲了,女婿楊敞大約四十七歲。司馬遷與楊敞的交往,從元封年間兩家聯姻算,到後元年間為止,有二十年以上。兩家的往來,可謂是久遠而密切。

對於楊家來說,楊喜追殺項羽,是家族發跡的起點,也是楊家最引以為自豪的偉業。漢政府封賞楊喜為赤泉侯,頒發有丹書鐵券,用紅筆將封狀寫在鐵板上,與相關的檔案文書一道,作永久性的儲存。丹書鐵券,是一分為二的合符,一半儲存在漢朝宗廟,另一半儲存在楊家,世世代代流傳。丹書鐵券結尾處有這樣幾行文字:“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說,即使黃河干涸變成衣帶,泰山崩塌變為礪石,封賜之國仍將永存,綿綿不絕傳給子孫[15]。

這就是歷史,王朝的歷史,侯國的歷史,家族的歷史,又一部《史記》。完全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面,這份楊家發跡的丹書鐵券,供奉在楊家祠堂的中央,楊喜手撫丹書鐵券,向兒孫們講述受封的由來,講述當年的事情。楊喜去世以後,兒子繼承了侯位,他同樣手撫丹書鐵券,向自己的兒孫講述老爺子當年的輝煌事蹟。兒子去世以後孫子接替,孫子去世以後曾孫接替,一代一代繼續將故事講述下去。

楊喜的故事,一直講述到第五代孫楊敞。楊敞將這些故事講給夫人聽,當然,他也將這些故事講給老丈人司馬遷聽。司馬遷是漢政府的太史令,他正為寫《史記》網羅天下的放失舊聞,收集世間的傳言故事。言者也許無心,聽者定然有意。在與女婿的酒席宴間,司馬遷聽得津津有味,事後將這些鮮活的歷史記錄下來,寫進書中。

楊喜的一生中,最光彩、最值得回憶、最值得大講特講的事情,毫無疑問就是參加垓下之戰,追擊到烏江斬殺項羽的戰績,這是他得以受封的功勳啊!在東城被項王嚇得人馬受驚,倒退數里,在烏江岸邊目睹項王最後的雄武,聽到項王最後的呼聲,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