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竟鬧到勢不兩立,最後竟落到自相殘殺,究竟是為了什麼?一句話,禍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
蒯通說到這裡,話鋒再次轉回到韓信與劉邦的關係上來,說道:
“如今的足下,希望信守忠信之道,求得與漢王友善相處,這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幾乎不用計量就可以看得清楚,足下與漢王的交情,比不上當初的張耳與陳餘,而足下與漢王的矛盾,已經遠遠大於張黶與陳澤之死的事情。所以,足下自認為漢王一定不會危害自己的想法,臣下也以為誤矣”。
韓信無語。
蒯通繼續說道:
“歷史有教訓,戰國時代,越國大夫文種在危亡之際挽救國家,輔佐越王勾踐復仇稱霸,勝利後死於功成名就。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以交友而言,足下與漢王,不如張耳與陳餘;以忠信而言,足下與漢王,不如文種與勾踐[3]。這兩件事情,都值得足下觀望審視,望足下深思。”
“臣下聽說,勇略震主的人危及自身,功勞蓋世的人得不到封賞。請允許臣下陳說大王的功勞,大王西渡黃河,消滅魏國俘虜魏豹,攻取代國擒拿夏說,出井陘口誅殺陳餘,然後攻略趙國,降伏燕國,平定齊國,消滅二十萬楚齊聯軍[4],擊殺龍且,勝利接著勝利,捷報連著捷報,這是功勞天下第一,武略世間無二,人世間無人可比。如今的足下,頭頂震主之威,手挾不賞之功,歸附於楚國,楚國不敢相信,歸附於漢國,漢國震恐不安,處境如此的足下,難道還有可以投奔屈居的去處嗎?足下名滿天下,身在人臣之位而有鎮主之威,在下為足下思量,實在是危險啊。”
韓信一直默默聽蒯通陳說,心緒紛擾不寧而有些失神。待到蒯通的話結束好久以後,他方才回過神來。他謝過蒯通,低聲無力地回答說:“先生請到此為止,我仔細考慮後再答覆先生。”
過了好幾天,韓信沒有給蒯通答覆。蒯通再次請求面見韓信說:
“能夠聽取意見,是成事的徵兆;能夠反覆計慮,是成事的把握。不能聽取意見又不加謀慮,如此能夠長治久安的事情,稀見少有。聽取意見,能夠不失一二,就不會被花言欺騙;反覆計慮,能夠不偏離關鍵,就不會被巧語迷惑。安於當奴僕的人,就會失去做主子的機會;滿足於升斗小吏的人,就會失去做萬石卿相的機會。所以說,行事果斷,是智慧的體現;猶豫不決,是成事的障礙;計較毫釐小事,無視天下大局,認識已經清楚而不敢決斷實行,更是成事的禍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