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而言,他陳彪擅長的不過是其中的一項能量技術,算是一門核心技術,可是其他的材料、結構這些他還真的算不上是專家,看來以後還是要多聽多看,要是自己早一些反應過來是不是自己的第二代狂飆早就研製出來了?百般自責,盡加於身。
“我這邊的能量效率提升方案是這樣的,主要針對兩種能量而言,一種是我們目前正在用的氫這一類產生的普通能量,這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我這邊提出的改造思路是從能量出來之後就對能量直接進行調製、分流,這種分流也將更加均衡的讓能量出現在發動機的頭部位置,再頭部這個位置我們再加一組調製裝置,讓原本透過大範圍的磁力和空間影響才能掉頭轉向的能量直接再調製裝置的作用下實現一次大量的轉彎,然後在外部的位置也是一樣的一組調製裝置,再將能量進行一次轉向和彙集,然後再透過能量輸送管道回到分離機能量出口的位置,參與到下一輪的迴圈,這樣的設計可以最大限度的怎加能量的利用效率,除了在壓碎空間結構時直接損耗的能量,幾乎所有的能量都可以被回收,另外由於經過調製,發動機口部的能量方向一致性高,減少的能量勢能因為方向不一致的而造成的抵消現象,所以起空間的破壞率將會比傳統的更加高效,這種提升是兩個方面的。
至於另一種能量就是目前還只用於武器方面的鑽能量的嘗試了,我們目前還沒有完全的掌握這種能量的性質,所以實驗也比較危險,這個實驗你們發動機部門的不用參與,我這邊要是有什麼成果會第一時間和你們交流的。”陳彪也是毫不保留的分享起的自己對這次發動機改造方案的看法來。
“那我們就開始吧。”方婕說道。在兩人的帶領下,實驗室裡面的工作又開始顯得忙碌起來。
因為使用了新的材料,雖然整體的效能提升了,可是組裝的難度也增加了不少,原本只需要一天的組裝工作差不多搞了一天半才完成,現在更復雜的是能量調製器的調教和引數的設定了,這一方面完全是陳彪一人在做,他也是第一次做這些設定,所以每一個節點都需要認為一個個的去確定最佳的資料量。同時他還有了一個想法:“透過改變發動機不同方向的能量強度來進行發動機的轉向工作。”以前的發動機轉向是透過整個發動機方向的調整,若是他的這個做法可以成功的話,發動機的應用結構將會進一步的減小。
等到他將所有的資料都除錯好後已經是開始製造的第三天結束了,他們上報了實驗的計劃,準備第二天就去進行外場實驗,所以今天晚上就在實驗室種做起了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