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此略有不同,不求爭霸天下,只祈福自己地盤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身處荊州軍、孫權軍、劉備軍多方勢力夾縫中生存,一個不慎,就是滅族風險,所以這個聯盟的凝聚也至關重要。
那個年代還沒有“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覺悟,好在元家和蘇家一個有兵,一個有錢,牢牢把握著一方土地的主動權,帶著各個山越氏族在山中打游擊,一般的外來勢力倒也很難殲滅,比如孫權就曾派兵打過幾次,都鎩羽而歸,後面曹軍壓境,就再沒理會這邊。
都說蜀道難,沒想到山越佔據的地盤也是崎嶇難走,山林密佈,水系發達。其中部分路段需下馬牽行。足足走了半天時間,眼前豁然開朗。面前是一處佔地甚廣的山谷,冬日的凜風吹不到此處,溫度比外面至少高三四度,陽光下,山谷周遭是開墾的梯田,田壟邊有開鑿的水渠,如今還是一片綠色,不知道種的什麼。往山谷深處望去,不少地方冒著氤氳霧氣,竟是有著多處溫泉,如珍珠般點綴在這片綠色的山谷中。
山谷中心隱約看到一大片人工開鑿的建築群,蘇萬年抬起馬鞭一指,給劉伊介紹道:“那處就是元氏的聚集地,而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它東面四十里的雙峰山,需要穿過山谷再翻過一個山峰就到了。”
路線並未指向元氏駐地,而是擦肩而過,在廣袤的梯田上方一行人安靜穿越,行至下午三四點中,太陽西斜,終於到達。除了劉伊,蘇長箐和幾個常年習武鍛鍊的家丁外,眾人均顯倦意。
主辦方元氏族人引著眾人進入儀典會場,雙峰山兩峰之間,有一大片自然形成的平地,方圓百米範圍幾乎沒有樹木,原本一些雜草也被元氏修整除去。如今上面四周搭著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帳篷,跟虎豹騎大營裡的類似,底部碗口粗細木頭架起,離地面一尺多高,用於隔離潮氣,鋪上蒲草,四面和頂棚也是木架配合土泥稻草混合,原始又實用。不同勢力前方有著明顯的旗幟,蘇家位置超然,就在元氏旁邊。
一些提前到的部落和勢力已經有炊煙升起,大典期間,各家領隊或家主晚上會共同暢飲,同行家人家丁就在各自帳篷解決。除了周圍的居住地點,靠中心處是一個直徑二十米左右的祭壇,底座高三米,大石堆砌,泥漿鋪縫,石灰糊面。祭壇中央是一口大鼎,跟劉伊在博物館見過的司母戊大鼎差不多,鼎前面一米處有一長條案几。現在還沒擺放東西。
圍著祭壇,按八卦方位有八個擂臺,應該是為本次武甲之爭準備的。祭壇東側,有一個“舞臺”,不知道那時候叫啥,但是看見了上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