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擔心君主接受了農學,過於執著農務而荒誕了政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div>
“孟子曰:天下百工,固不可耕且為也。就是說,天下百工,都有自己的事兒要做,當然不能因為耕種,就不做自己的事情。”
“君子有為政之事,庶民有為生之業,或勞心,或勞力,天下通義。”
“孟子駁農學,駁君民同耕,非駁親事農桑,更非駁斥重農,更非駁斥仁恕。”
“如此。”朱翊鈞聽明白了張居正的說辭,張居正不是那種抱著聖賢書,字字句句,就當成行為準則事事去遵從,他對聖賢書,或者說這個世界的執行邏輯,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小皇帝要種土豆、番薯,在張居正看來,不是什麼壞事,大明皇帝都有自己的小愛好,種地,總比鬥蛐蛐、修仙煉丹要強一點吧。
太祖高皇帝還親自種地呢,有本事跑到高皇帝面前說:高皇帝你做得不對!
張居正的意思是:反正小皇帝不親政,閒著也是閒著,心繫農桑,能看到萬民之苦,將來執政的時候,也好過被人哄騙。
“那就有勞元輔平息外廷非議了,馮大伴,今天能把萬歲山騰出幾畝地來,做寶岐殿嗎?”朱翊鈞看向了馮保。
馮保那顆懸在嗓子眼的心,徹底落回了肚子裡,他趕忙跪在地上,頗為誠懇的說道:“陛下且放心,明日就能弄完。”
景山之下遍種果園,名曰百果園,馮保讓人去考察過,土地肥沃,將百果園的果樹遷徙他處便是,景山很大,能容得下大明皇帝種幾畝薄田,宣揚自己的仁政。
朱翊鈞和張居正繼續說著《帝鑑圖說》裡的種種,他手裡這卷書,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全綵插畫,製作極為精良。
講筵結束,展書官、侍讀、侍講開始退場,等到完全退場之後,朱翊鈞並沒有起身見禮,結束講筵,而是拿出了一本奏疏,那是譚綸的致仕奏疏。
“元輔先生,譚尚書的致仕的奏疏,就暫且不批了吧。”朱翊鈞說起了朝中之事,譚綸卡王崇古的提舉名單,哪怕是致仕也不肯過審,而朱翊鈞的態度是不準譚綸致仕。
理由?
理由就是他不想睡著睡著,腦袋沒了。
張居正猶豫了片刻說道:“此乃京官任事提調,皆為君命,臣本不該多言,陛下幼衝,臣僭越。說譚綸尸位素餐,臣以為有些滑稽了。”
京官的任免,是皇權的核心部分,即便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