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div>
只是朱翊鈞回宮後,李太后的側重點不在小皇帝不守宮禁,而是皇帝陛下在全楚會館的待遇。
在聽到張居正把門檻都卸掉,才迎了皇帝進門,李太后面露笑容,元輔先生還是有些恭順之心的,李太后已經很久沒見過有恭順之心的臣子了。
嘉隆萬,這些年,似乎只有嚴嵩勉強能算一個有恭順之心的大臣。
張居正把所有的門檻都去掉,讓皇帝陛下如履平地,這是一種恭順之心的具體體現。
“孃親不問問孩兒為什麼在元輔府上用膳嗎?”朱翊鈞小心的問道。
李太后揮了揮手說道:“不問,問皇帝,皇帝又是一大堆道理,小常有理和大常有理,湊一塊,都是常有理,你們這些常有理討論道理去吧,孃親說不過皇兒,索性就不問了,我聽說那番薯,真的能打幾千斤?即便是折乾重,也有五到八石?”
李太后問起了小皇帝鋤大地的事兒,有些不太相信,若是真有這麼多,百姓們多一種救荒的糧食,對於百姓而言是一件美事,李太后出身卑微,她知道百姓的苦,吃的飽,那是天大的恩德了。
說起種地,朱翊鈞眼神更亮,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他頗為興奮的說道:“兩分種,三分管,五分肥,這兩分種,得咱們朝廷想辦法,這三分管,咱大明的農戶都很勤勞,不用擔心,這五分肥,能有個兩分就不錯了。”
“所以這五到八石,打對摺是按著荒年算的,最少能有六折以上,吃飽了才有肥,吃飽了才能養牲畜,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吃飽了才能生孩子,才能有更多的人種地、墾荒、勞作。”
“元輔先生真的是誰都不信,他還在自己家裡種了四分地的番薯,就是怕宮裡的宦官們誆騙於朕,他種的收穫,和寶岐殿是相同的,這才信了。”
“寶岐司元輔先生讓徐貞明當司正,現在外廷的大臣們,不樂意在西苑太液池瓊華島上建寶岐司,正磨牙呢。”
“好好好。”李太后滿是欣慰,小皇帝親事農桑,不僅種成了,而且還收穫頗豐,這也是李太后不問小皇帝動作的緣故,刺王殺駕案之後,小皇帝終於肯認真起來,這對李太后是最大的好訊息。
朝中那些事,張居正能辦就辦,不能辦,小皇帝支援著張居正辦,要是還辦不了,那就等小皇帝長大了自己辦。
李太后語重心長的說道:“皇帝啊,他們不想讓寶岐司設立在西苑,是因為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