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恕張繡。
“我們這次是以曹操的名義出兵。張繡怎麼會臨陣倒戈,投降我們呢?”
呂布知道,雖然劉備的分析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結論卻不對。
歷史上,在建安三年(公元199年),也就是今年年中,袁紹擊敗公孫瓚,佔領了幽州,吞併了公孫瓚的部隊。
袁紹據有幽冀青並四州,實力鼎盛,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這時,袁紹開始謀劃進攻曹操,便派遣使者前去聯絡張繡,希望能夠把他招攬到自己麾下。
張繡原本打算接受袁紹丟擲的橄欖枝,但是賈詡卻當著張繡的面,嚴辭回絕了袁紹的使者:
“回去報告你的主子袁本初,讓他死了這條心吧!他連自己的兄弟都容不下,又怎會容得下天下國士呢!”
本初是袁紹的表字。袁紹與從弟袁術互相攻訌,所以賈詡指責他容不下自己的兄弟。
張繡對於賈詡的反應很驚懼,對賈詡說道:“何必要做得這麼決絕呢!”
回絕袁紹之後,張繡向賈詡請教出路。
賈詡勸他投奔曹操,並給出了三點理由:
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順。
第二,袁紹強盛,張繡這點兒兵力太少,投奔袁紹的話,大機率不會受到重視。而曹操弱一些,得到張繡的投奔後,自然會很高興。
第三,曹操志向遠大,肯定會不計前嫌,重用張繡,藉此來向天下宣揚自己寬闊的胸襟和高尚的德行。
張繡因此採納了賈詡的建議,率部投奔曹操,並在官渡之戰中立下了戰功。
如今,曹操派遣呂布和劉備率軍征討張繡,賈詡會不會勸說張繡投降呢?
呂布覺得不會。
主動投降是一回事,陣前投降則是另一回事,不能相提並論。
主動投降,說明是真心想投奔,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
那時,曹操跟袁紹已經劍拔弩張,勢不兩立,隨時可能展開大戰。
在曹操兵力弱小、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前來投奔,曹操自然會認為張繡是出於真心實意。
但是陣前投降就不一樣了。
在被征討的情況下投降,很可能會讓曹操產生誤會,以為張繡是因為懼怕自己才不得已而投降。
尤其是,張繡還有前腳投降後腳背叛的前科,給曹操造成了刻骨銘心的傷害。
此時投奔的話,曹操絕對不會重用張繡和賈詡,反而會對他們懷有戒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